当汉武帝穿成康熙_作者:元月月半(353)

2019-11-18 元月月半

    太子:“这两件事证明,太后明理,她永远是太后。太后瞎闹,汗阿玛也不会惯着她。”

    “那就好。”胤禛道,“天色已晚,我们今儿先回去,明日再过来?”

    太子微微颔首,等他们一走,就让小顺子去找七贝勒。

    七贝勒到园子里,太子就带他去清溪书屋。随即把刘彻留下的信给他看,又跟他说刘彻把弘晟和弘昱带走了。

    刘彻早几日曾命人去火/器营拿鸟铳,七贝勒还奇怪不年不节不打仗也不打猎,他爹要鸟铳干什么。看到信之后明白过来,也没怀疑太子。

    太子就让七贝勒给他两箱鸟铳,讨源书屋的侍卫人手一把,以防胤禔一时脑抽,围攻畅春园。

    七贝勒和大贝勒年龄差的多,俩人玩不到一起去,不了解大贝勒脑抽的时候能把亲爹气得要把他过继出去,便认为太子是为了防乱臣贼子。当夜就把鸟铳送过来。

    与此同时,刘彻一行也迎来出京后第一场大雨。

    翌日雨还在下,道路泥泞不堪,哪儿都不能去,弘昱急了。当着刘彻的面不敢哭闹,回到他和十三阿哥的房间,就让十三阿哥领他出去玩儿。

    十三阿哥一开始听说随他爹微服出巡挺高兴,到车上看到弘昱就后悔了,如今更加后悔,“雨还在下,去哪儿玩?”

    “就到外面。”弘昱到。

    墙壁隔音不好,刘彻在他房里听得一清二楚,打开窗户冲隔壁喊,“十三,撑着伞,领他出去走走。”

    “可是……”胤祥走过来,指着窗外,“没法走啊。”

    刘彻:“城里还好,你们别往城外去。咱们不知得此地逗留多久,不能整天闲着。”

    “阿玛是想查此地县令?”胤祥忙问,“若是这事,外面下冰棍儿子也去。”    刘彻笑笑, “咱们进城的时候, 我看到大多数百姓面色红润,精神极好, 此地县令应当没什么大问题。不过, 此地县令如果为官清廉,哪怕朝中无人,名声也能传到京城。”毕竟离京城不远,两百多里路而已。

    “不好不坏的糊涂官?”十三阿哥笑道,“这倒挺有意思。”

    刘彻摇摇头, “不一定是糊涂。”

    “中庸?”十三阿哥道,“无论什么, 儿子出去看看就清楚了。弘晟, 去换雨鞋。”

    弘晟皱了皱小眉头, “我不要去查案。”

    “丁点大的孩子, 你会查个什么。”十三道, “咱们从这里走到城门口就回来。”顿了顿,“沿路有卖好吃的, 再给你买些好吃的好玩的。”

    这个可以有。

    小孩立刻去换利索的衣裳和鞋。

    半个时辰后,叔侄二人回来, 身上的衣裳全湿了。

    康熙纳闷:“他们没打伞?”

    “怎么淋成这样?”刘彻开口问。

    胤祥道, “毛毛雨看着不大,但风一吹就全吹到我们身上了,打伞都没用。”

    “那快去换身干净的衣裳。”刘彻催促道。

    衣服其实没湿透,然而潮漉漉的比湿透了还难受。胤祥把买来的东西递给刘彻, 就拉着弘晟回房。

    刘彻吩咐王以诚去给他俩煮碗姜汤,等他俩喝了姜汤才问,“打听到了没?”

    “如汗阿玛所料,不算糊涂,也不算是个好官。或者说他不适合当官。”胤祥道。

    刘彻来了兴趣,康熙也忍不住在他身旁坐下。

    “说说看。”刘彻道。

    胤祥:“不甚贪,但耳根子软,除了人命关天的大事,他不敢不遵从证据以外,其他事都听他夫人的。”

    “惧内?”刘彻道。

    胤祥摇了摇头,“不是。拿不定主意吧。他夫人态度强硬点说就这样办,他就那样办了。”

    “这么说来只能为副。”刘彻道。

    胤祥点头,“听说年龄不大,进士出身,脑袋挺聪明,当知府的副手都行,就是不能当一县之主。”

    “给太子去封信,等他三年期满,回京述职的时候把他调走。”刘彻想想又加一句,“此生都不能委以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