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宋家那时候是做买卖的,又勤快又抠,攒下了几代的家业,宋家主觉得光有钱不够啊,他得再走一步,正巧着,那会儿听到了一个游方老道的谶言,说老宋家将来不同凡响,必出凤凰。
宋家主这小心肝可不就痒痒得不行么。
妈呀,必出凤凰的,这可不就是说,他们家要出一个娘娘?
而且凤凰啊!还得是正宫!
但就他们家只是小县城首富的状况看,等靠要,怕是出不了娘娘,他得积极面对!
他就带着全部家产投奔了姓杨的带头大哥。
后来大哥称帝,他还真赌赢了。
不过他宋家除了有钱以外,没有能打的人,这就比较吃亏……后来在分封群臣的时候,宋家主就得了一个富阳公的爵位,还有工部尚书的实职。
没错宋家主就是宋城的亲爷爷。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哈,宝宝们有没有想到过这个设定? 这个富阳公的爵位跟那些开国公护国公保国公的是不能比, 但跟当年小县城首富比起来,那绝对算是飞升了。
富阳公先后娶了二妻,原配金氏是同乡富商之女,原配在富阳公未封爵的五年前过世, 富阳公又娶了前朝名门之后古氏。
古氏名正言顺地当了富阳公夫人。
女子重前夫,男儿爱后妇, 跟着大哥奋斗了二十年终于享受到胜利果实的富阳公也不例外, 更何况,前朝名门望族出身的女子,容貌仪态谈吐自有一套标准,十八线小县城的商户女当然是远远比不过的。
因此新夫人古氏那是牢牢地抓住了富阳公的心,将富阳公府内务, 都握在了自己手里。
唯一的遗憾就是她嫁进宋家时,富阳公家已有二子一女, 她生头胎儿子的时候,富阳公长子都生了仨儿子了。
原配一系男丁众多, 她就算是再有本事, 也难给自己亲生儿子谋取爵位了。
若是原配一系情况不变,古夫人大概最多也就是尽量趁着老富阳公在世时, 多给自己亲生子谋划资源罢了。
在古夫人亲生子十八岁的时候, 年近七十的富阳公寿数已尽, 与世长辞。
富阳公没了以后,原配长子袭了爵位,成为新任富阳公。
这位长子才干平平, 完全是靠着元配嫡子的身份才能得封世子,父死承爵。
之前他的二弟在军中效力,虽说不是什么骁勇善战的武将吧,也靠着长袖善舞和家世挣得了些许军功,得了个四品游击将军的实职,而且因为二弟成婚比他迟,那时宋家已经跟着圣上起事,地位跟从前大不相同,二弟娶的妻子也是富阳公同僚之女,不像他,是从小定下的亲事,妻子也只是老家县城里乡绅之女而已。
而古夫人生的幼弟宋琅,打小就是锦绣丛中养大,又有名门之后的母亲教养,等到长成以后,那看上去当真是仪容俊美,风度翩翩,俨然浊世佳公子。再加上出口成章,能诗善画,这各种佳处加在一起,就得了京城四大公子之一的名头!
可想而知,这位长子的压力有多大。
好不容易袭了爵位,一颗石头总算落了地!
要知道,在老头子临走的那几年,是好多次看着幼弟宋琅摇头叹气,遗憾他出生得太晚了。
这里头的含义,傻子也清楚啊!
还不就是因为宋琅生得晚,长房男丁众多,不好更改世子,不然老头子的爵位,当然是更情愿让最给他长脸的小儿子继承的!
新任富阳公觉得再也不用担惊受怕,而他一直忌惮的继夫人古氏和幼弟宋琅也表示过,要在一个月后搬出国公府。
从此府里再也没有管着他的人,也没有让他害怕和忌惮的人,富阳公府完完全全地落在了他和三个儿子的手中,他总算可以放飞自我,轻松自在了!
于是在府中大摆宴席庆贺。
大哥承爵这么大事,老二当然会带着儿女前来祝贺,幼弟宋琅和古夫人自然也会出面。
谁知道乐极就要生悲,得瑟就会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