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宋府男丁全灭,小娘子也只有三个,所以虽只是个妾室生的庶女,宋淑也是锦衣玉食,被精心教养长大的。
这会儿宋府的两位小娘子就都坐在碧纱橱的长榻上,吃着茶果子,聊着闲话。
“你说三妹从小在尼姑庵里长大,会不会一张嘴就是阿弥托佛啊?”
宋淑对宋福挺好奇的。
那尼姑庵里有什么好住的,三婶子就带着三妹一住十几年!
她和大姐都请了夫子来授课教学,也没听说三妹妹单请了夫子,那该不会什么都不懂,只会念佛经吧?
宋慧轻轻打了宋淑一下,“别瞎说!三妹妹是三婶子在教养着呢,三婶子家可是书香门第。”
说到母族门第,罗淑就不吭声了。
大姐姐宋慧的母亲王氏,是勇平伯之女,当初结亲的时候,宋家地位已经起来了,所以给儿孙们嫁娶的都是同僚家。
勇平伯是武将,军功不能封国公,但也得了伯爵位,王氏身为武将之女,性格就比较刚强,因此就算国公府里只剩下了两个寡妇和两个幼女,她也咬着牙将宋府打理得似模似样。
只有宋淑,二房的主母死了,她的生母又出府改嫁了,这些年来,连张纸都没给她捎过,估计是早就把她给忘了。
平时府里就这么两个小娘子,待遇上看不出什么不同,尤其是宋淑养在罗氏膝下,衣食住行只有更好的,可一到大事上头,就有微妙的差别了。
比如说最近议亲,宋慧和宋淑同岁,几乎同时开始张罗。
宋淑到现在还没寻到合适的人家,倒是宋慧已经定下了她舅舅家的表哥。
她舅舅就是现任勇平伯,表哥也是勇平伯长子,将来铁定能袭勇平伯的……人品才干都是中上等,如果宋慧的父亲还活着,她是富阳公的长女,嫁给表哥算是低嫁,不过现在她一介孤女,能嫁回外祖家,主要靠的还是亲娘王氏的面子,还有她的大笔丰厚嫁妆。
可宋淑呢,她虽然也有大笔的嫁妆,只比宋慧稍差那么一点儿,寻亲事这上头却是实在的难办。
外头家世稍好一点的人家看宋府,那都是带着畏惧的,男丁全灭,屡遭惨事的人家,谁敢跟他们结亲啊?万一把恶运带进家门了怎么办?
而祖母罗氏的娘家呢,又只是老家小县城的商家,就算是沾罗氏的光,生意做得大了些,成了当地豪商了,可跟勇平伯府就没法比了。
所以罗氏在犹豫,想着等等看,实在是寻不到合适的人家,就把二丫头嫁回娘家,虽没有大贵吧,起码有那么些嫁妆,一辈子穿金戴银是没问题的。
宋淑心里却是一点都不想嫁去那么远的地方……
可是不嫁罗家,又有什么好人家呢?
自从宋府恶运连连,跟宋府还来往的亲朋故旧就那么几家,而且也就是四时八节的派仆人送上节礼,至于什么婚丧嫁娶的宴席……宋府这边似乎也有自知之明,是不会有人去的。
这些年,就连宋府老夫人的寿辰,都不会摆宴设席,就是小辈们默默给罗氏送上寿礼罢了。
就这个现状,哪怕宋淑貌似天仙,才美兼具,也不会有外人知道啊!
外人只是一听,宋府的小娘子,就大摇其头,表示婉拒了呢!
宋慧宋福都有外祖家兜着,只有她最惨,想到这里,宋淑就蔫吧了。
外间的王氏从袖子里取出三张单子,递给了罗氏。
“母亲,这是我拟的,您看看可行?”
罗氏接过来一看,三份都差不多,上头密密麻麻地写着金银布匹,珍玩古董,田庄铺子这些,每张单子都折叠着,打开便是长长一溜儿!
可想而知这单子代表的财富有多少了!
罗氏大致上看了眼,点了点头。
“咱们府里就这三枝根苗,多给备些嫁妆也是应当的。”
王氏也不意外,婆婆罗氏完全没有挑毛病的意思,这是放手让她办了。
也是,早年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婆媳之间,妯娌之间,还有些个小矛盾,小算计……结果等到祸事发生,得了,活着的三个人都是寡妇,连个让她们有争执动力的男丁都没有……可不是只能团结起来,对抗恶人古氏和宋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