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城还下了几个虾篓子,准备第二天再来收。
“虾?那东西腥得很,又没肉!”
这个时候交通不遍,地处中西部的小县城,没有吃海产的习惯,好多人甚至都见都没见过海带,扇贝,大虾之类的。
河里的都是小虾米,连小指头大都没有,大部分人都不会去打它的主意,主要是又腥又不好处理。
“再小也是肉,弄回去再说。”
宋城现在是利用一切能用的手段,给原歌补充营养。
他可不想让管他叫爸爸的小娃,一出生就输在起跑线上。
像当年,他就是因为营养没跟上,个头就不高,身体素质也差,最后英年早逝。
宋城和李达把几条鱼用荆条子穿起来,趁着夜色拎着往回走。
李达望着鱼直流口水。
这两天他被宋城的厨艺给养刁了,根本吃不下知青点的饭。
前两天他们打到了猪獾,他看着宋城从那东西身上刮下了一瓦罐的油脂。
这有了油,做的饭就香喷喷的,就算是炒个野菜都那么好吃!
要是做煎鱼的话……李达又咽了下口水。
“宋城!李达!你们这是去了哪儿!”
远远地就看着一个人站在宋城小家的门口,一看见他俩,就开始数落!
李达再一细听,原来是宋城老丈人的声音。
原本提起来的心就放下了。
不是村里其他的干部就好!
说起来,他们虽然是下了工去的,但也算是不务正业吧。
原父板着脸,看着新女婿把拎着的鱼放在灶台边上。
灶台上收拾得干干净净,错落有致,一看就不是他闺女的风格。 “爸来啦!一会儿一起吃饭啊。”
宋城哪能顾得上看便宜岳父的脸色,他就惦记着他家老大还没吃呢!
原父目瞪口呆地看着宋城一边说话, 一边就麻利地把洗剥好的鱼开片, 一边又做了油锅。
他之前过来的时候, 除了有事之外,还是家里老婆子担心这两个吃不上饭,煮了土豆,让他给送了几个来。
然后就看见他闺女坐在门口, 拿着本书有模有样地看着, 还拿着笔写写画画的。
那灶房的火都还没生呢!清锅冷灶, 哪有一点做饭的意思!
他就忍不住地数落了闺女几句,说她不要跟着宋城学得不接地气,一家子人都坐那儿拿笔杆子,这饭谁做, 这衣裳谁洗?
他闺女就抿着嘴笑, 也不反驳, 这不, 正说着呢,宋城这小子回来了。
结果可好, 这小子一进来就洗手做饭,没说两句话的工夫, 油锅就做上了!
一辈子没碰过锅碗的原父仿佛被雷劈过, 张开嘴巴,半天合不上。
滋啦一声,鱼片已经裹上层玉米面儿, 往油锅里下上了。
翻面,下料,盖锅盖……
这小子的动作还真是一口气没耽误,比他家老婆子还要顺溜。
那香味都从锅盖缝里钻出来了!
原父往边上站了站,免得让香味勾得他把想说的话都给忘光了……
他是来干啥的来着?
哦,对了,他是来给宋城送东西,加提醒的。
“这个是你的信!还是省报社的!”
上回一封信,弄得全村人都知道了。
这回就低调点。
这还是他特意叮嘱了拿信的人,再拿到省报社的信,不要宣传,悄悄地给了宋城他们小两口就好。
就上次,宋城拿了十块钱稿费,全村的人就都知道了!
这还是因为紧接着宋城就结婚,置办东西,把那十块钱给花得一干二净,不然,瞧着吧,准保来跟他借钱的人有的是!
先前宋城还不是他女婿,怎么样他当然是管不着,现在是他女婿了,他就得管着这小两口些,免得都瞎霍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