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家还担心宋城如今落魄,会推托一番呢,没想到这位倒是干脆利索,废话也不多说一句的,再看这位前郡马爷,虽然马上就要被贬出京,也还是气定神闲,不改俊朗风采……倒是在心里叹了口气,可惜了!这要是个识时务的,未必不是郡主的良配。
郡主府一干人可以说是气势汹汹而来,又趾高气扬地离开。
终于又恢复单身了!
宋城居然有一种千斤担子被卸下的轻松解脱感。
现在他只要努力奋斗,争取到娶公主的机会就好了!
宋城离开京城的那日,本来是悄眯眯走的,也就是自家人给他送到京城十八里铺,略坐了坐,喝了杯水酒就准备动身。
却没想到碰上了好一拨来送行的。
首先就是工部的几位同僚。同是技术宅男,不大关心政治内斗的,这几位都觉得宋城这完全是无妄之灾,所以相约一起来送行,不光勉励安慰几句,还都送上程仪。
就连工部侍郎孔大人,虽然不能亲自过来,也还是托同僚送了一份程仪。
“宋兄不必气馁,以你的能耐,早晚还有回京的一天,到时咱们还是同僚。”
“是啊,听说那边风物跟京城这边大不一样,说不准去了那儿还能增广见闻呢!”
与这些同僚们一一作别,宋城坐上马车,才走了不到半里地,从旁边上又来个拦路的。
却是个宫里的小内侍。
“宋大人,这是我们殿下的一点心意。”
十皇子也是有点过意不去。
若不是他想显摆,也没有宋大人这个祸事。
宋城没客气,收下了这份程仪。
这份程仪里头有五两金子,一本范公文集。
这范公本是前朝名臣,几番大起大落,终成一代贤相。
貌似他的经历十分励志,当今不少文人若是被贬,就喜读范公文集,权当心灵鸡汤。
晓行夜宿,到了驿馆,宋城仍然把那本文集炮制一番,可不就露出了原歌传来的讯息?
这次贬官去守安海城的大门,还真是原歌在里头运作的成果。
宋城这一贬官,不光是跟郡主离了婚,连一直扒着他家的二房三房都搬离了。
这一手还真是干脆利落。
宋城一到安海城,压根没摸到城门,就被宁县令给请走了。
五公主先前出的法子,晒盐法的确是神仙一样的好法子,比煮盐法要省事省力得多了。
一下子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量,只是中间还有不少小细节要完善。
宁家虽然是太后娘家,有钱有人,但有这方面天份的却是奇缺。
如今天上掉下个宋守之,那可不是瞌睡来了枕头?
宋城不光给解决了一些技术上的小瑕疵,还有将那海盐提纯,去掉杂质和苦涩的好办法。
没过一月,见海滩上贝壳堆成灾,又教会了当地渔民用贝壳烧制石灰的法子。
三月后,安海城县令献上新式晒盐法,可节约制盐成本八成以上,登时轰动朝野。
毕竟,盐业一向由官府控制,关乎千家万户,绝不是普通买卖。
这种新式晒盐法一出,只要是沿海,但凡有滩地的,都能取海水晒盐,不用伐木,不用力工,实在是利国利民的良法。
朝廷这边还在斟酌着要给安海县令什么嘉奖呢,八月台风来袭,周边数县损失惨重,平民百姓死伤成百上千,只有安海城因新修了海堤,又加固了城内民房,受灾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立此大功,安海县令升任知府。
而守门小官宋城,也因为出力不少升了职,成了知府衙门里的幕僚。
到了这会儿,朝中精明的才算回过味来。
敢情贬官只是借口,是太后娘家宁家看中了宋城那个奇思妙想层出不穷的脑袋啊!
不过即使宋城不再守门了,地位也有所上升,在一些人眼里看起来,那也还是远远比不上在京城当个小书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