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周清兰把整个集市都逛了个遍,她才意识到,这一个小时的时间,已经过了大半。
接着她又原路返回,然而在走到街头的时候,却发现街头那边的摊位上,来了一个方才没有的人。
这是个收古玩的,地上放了块纸板,上面写着收铜板、银元、邮票等等。摊位上还摆了一些样品,以供人观看。
不过围观的人多,上去问的人少。
周清兰倒是挺感兴趣,尽管她手上暂时没有这些东西,但是她却记下了这人需要的东西。
现在没有,或许以后就有了呢?
“大兄弟,你有没有名片,给我一张?”周清兰也不管这人是不是骗子,多一个可能,或许就是多一条路子。
先要个联系方式再说,以后说不定就派上用场。
摊位老板听到这声“大兄弟”有些愕然,这称呼,可是多少年难得一见。
但他一抬头,这才发现,眼前蹲着一位穷酸的老太太。
也不是吴老板狗眼看人低,实在是老太太穿着太过……
太过乞丐了些,不,乞丐都比这位老太太穿得好。
若不是这位老太太身上的衣服还挺干净,他都第一眼就会觉得,这位就是一个乞丐。
但显然,不是的。
否则对方不会问他要名片。
吴老板是省城人,他这次是到朋友这边玩。而这谷乡村的附近有个还挺出名的温泉,他跟着朋友一起来泡温泉来着。
泡完温泉才知道,这里第二天有集市。而他的朋友又有急事,回去处理了,于是便只剩下他自己一个人。
他寻思着,闲着也是闲着。
当夜临时赶制了一些招牌,第二天吃过早饭,就匆匆忙忙地从温泉山庄赶过来,做起了老本行。
“哎呀,老太太,我还真有。”这老太太看着虽然穷酸,但是他们这一行的人,眼睛可亮着呢。
或许就是这种普普通通,一点都不起眼的人,手里却有这极好的东西。再说,反正就是一张名片而已,他给出去也没什么损失。
因此,他很爽快地从自己腰间的小皮包里,抽出一张名片。
周清兰接过名片,看着上面的字,忍不住挑了一下眉毛。
“芝华斋,吴天华,电话134*********”
看名片,还似模似样。周清兰也分不出真假,但她却听出了这人不是本地人,应该是从外地来收货的。
闲着也是闲着,周清兰东瞧瞧西问问,吴天华也不耐烦,简单地说了几句。
周清兰恍然大悟,“原来有的铜板这么值钱啊,可惜我家里没有。”
吴天华听了周清兰的话,呵呵一笑。
心中暗道:这要是你家里有一枚,那你可就发达了。方才这老太太问的,可是最贵的那几枚铜钱。
现有的,可就那几枚,极为稀少。
要是真出现那一枚,整个古玩界都得被轰动。
周清兰跟这位大兄弟吴老板,又聊了几句,便起身离开。
差不多一个小时了,她得回苏家等着。
正当周清兰到苏家门口没多久,这蒋芸就骑着小电动车回来。
“哎呀,周奶奶,您在门口等多久了?”蒋芸离开的时候,特意在门口放了一张小凳子。
这会儿周奶奶,正坐在小凳子上。
周清兰站起身,拍了拍衣服。
“没多久,我这刚坐下,你就回来啦。”周清兰笑眯眯地说道。
看蒋芸这一脸喜气洋洋的样子,肯定是有所收获。而且更重要的是,她应该没有翻车。
不然,蒋芸应该不是这表情。
蒋芸摘下头盔,打开大门,把车子推进里头停好。
这才转头跟周清兰说话,“周奶奶,您那枚金戒指,我拿着去回收二手金银的地方卖了,这几年金价不错,总共买了两千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