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食神[重生]_作者:何枝(475)

2019-11-24 何枝

    赵安自然不会拒绝,许诺愿意随时提供帮助。赵安甚至在心中思考是否要建立相关的科研基金。

    为了促进农业的发展,在自然科学方面,赵安他们家的三大企业,每年投入科研基金都已经超过千万,但经济社科方面同样需要研究与发展。

    基金的事暂且不谈,赵安的研究能到如此多学者的认可,足以证明其重要性与正确性。

    到这一步来,赵安已经可以尝试推动学界研究,获得政/府注意。

    只不过赵安原本的计划,接下来的事情可能会有一些麻烦。

    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职,赵安的做法在一些人眼中的确已经超出了赵安的本分,如果继续坚持的话,可能会引来很多麻烦。

    赵安深知这一点,所以他并不准备继续麻烦宋桥教授。

    然而谁知道宋桥教授又一次帮忙赵安组织与政/府高官的交流,更是出面请来了徐委,就在今天这个特殊的场合。

    给这些人做专题报告,赵安怎么可能不紧张?还好赵安并没有任何的失误,实在是这些材料、论文他太熟悉了。

    绝大部分的人赵安都不认识,只有商务部的马局长坐在一群人中的最边上,足以证明这十多人的地位有多么的恐怖。

    “赵安同志,马局长已经把你这两年的材料所作所为都给我看过了。的确很不容易。现在社会公众对于你的行为可能不那么理解,但也不要灰心,我们做实事的就要有那股子实干、谦虚的精神。是功是过日后自然会见分晓。”

    其实有徐委的这句话,赵安基本算是拿到了免死金牌。只要政/府不出面整治食安,食安就能以现在的速度继续扩张。

    无论哪些通常采取什么样的舆论攻势,都无法撼动食安。

    但是赵安做这么多的准备,从来不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或者是为了食安的扩张。他想要的东西更多,所以赵安鼓足勇气说道:

    “徐委,我能等,但是农民们不能等啊。城市化这个现象在我国基本是不可逆的。现在国/家三大产业的结构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不能再让房地产企业压榨其他行业的发展了。”

    而这也是赵安的目的之一。

    十多年后有人回过头来探讨,华夏的房地产为何在2005年之后,开始疯狂增长。

    其中有一种学说便是:当时国内经济繁荣,百姓手中资金充裕,在国内投资、艺术、教育、高新市场还不够发达的情况下,需要一个蓄水池来积蓄这些现金。

    而房地产成为了当时最理想的蓄水池。

    华夏人自古便有安土重迁的情绪,对于房屋、对于家有一种来自于血缘和历史的重视。所以人们也愿意在房地产上投入更多的资金。

    只不过谁也没有想到,房地产逐渐成为了一种投资手段。大量的投资者并不是因为刚需而购买房屋,仅仅是因为它有升值的空间。

    国/家不是没有想过要控制房地产,不过华夏的经济速度太快了。

    就好像一个动物,外面的肌肉越来越发达,但是那里的骨头还不够坚硬,根本没有办法自我医治。

    赵安并不认为自己有一己之力,能够解决这个倾全国之力都未能解决的问题。

    他所关心的只是,在经济泡沫严重、经济结构偏斜的情况下,如何提高华夏农民的生存条件而已。

    然而世界上并不是所有的事情,只要努力,它便能够获得成功。起码在经济发展这个事情上并没有完美的解决方案。

    作为主管经济发展的领导人,经济学科班出身的学术性官员,与宋桥教授又是多年好友,徐委对于国/家的经济形势十分了解,他说道:

    “不是国/家不发展农业,只是万事都有轻重缓急。想要在世界上立足,工业才是最紧急的事情。”

    类似的答案,赵安已经听过很多次了,这已经成为了学术界的主流观念。权衡利弊,工业为重。

    赵安可不是一个没有准备又愿意认输的人。

    “其实国/家只要用力打击劣质食品,并且提高相关标准就可以了。市场会主动调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