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是偏心,但是他也不是一点都不关心其他儿子,何况胤禛是他选定的继承人,胤禟是他选来辅佐胤禛的,自然就不能让别人轻易毁了他们。至于胤祯,圈禁他除了是不想让他再惹事,另外就是为了保住他这条命。
有些东西,康熙一直看在眼里,毕竟很多事情是由他亲手挑起的,一是为了平衡,二就是为了摸清楚胤禛他们容忍的底限,免得事情再次到了一发不可收拾的时候,再跳脚后悔之前没能多做筹谋,而现在他之所以顺水推舟地将胤祯给圈禁了,就是清楚胤禟他们的底限已经到了,甚至越了,再犹豫,他这个儿子怕是就保不住了。
至于老八,他虽有心,可惜这个儿子看似乖觉,实则执拗。若是就此放手,未来就算胤禛只是想要一个好名声,也会留他一条性命;若是继续算计,他想胤禛上位不过头三年,必定会把他收拾掉,至于能不能保住性命,就看他做什么事了!
早朝时,未见到胤禟,康熙就知道这老九福晋怕是真的要不好了。如此,原本还有着一丝犹豫的他直接让李德全宣旨,圈禁胤祯及其一家,他若逝世,他便带着家人去给他守陵。这一安排倒是跟前世胤禛的安排没有多大出入,结果只是换了一个人来下这道命令,所以说这天道轮回,种什么因最后就结什么果。
胤禩站在一众宗室大臣中,整个人犹如被雷劈了一般,久久不能回神。他本以为昨天的事情最多就是让胤祯折损一些人手,至多就是被康熙厌弃,被胤禛他们记恨,却不想最后的结果竟是直接圈禁。这倒是真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当然也打乱了他原本的计划。
没有胤祯在前面冲锋陷阵,很多事情单凭他自己怕是难以施行。若冒然行事,下一个被圈禁,不,应该说他们这些兄弟里第一个在夺嫡之中丢了性命的怕不是别人,就是他自己。
不行,他得再重新谋划,太过冲动行事可不成,而且昨日宫中之事,他只是知道一个大概,并未具体打听,现在看来,怕是没那么简单。
相较于胤禩的心乱如麻,宗室大臣心里那也是一团乱麻。这还没等他们闹明白出了什么事,就说圈禁就圈禁,他们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反应,就是那些御史,单看康熙晦暗不明的神色,竟也难得地没有跳出来跟康熙对着干。
不过,有一点他们还明白的,那就是这位十四阿哥定然是做了什么不得了的事情,否则不会这么突然就被圈禁,甚至还得了一个守陵的差事。
因着情况不明,就是支持胤祯的人也没敢冒头,毕竟谁也不想跟着倒霉,而且圣旨已下,他们可不认为只要自己出言相劝,这圣旨就能改变。
胤禛冷眼看着这一切,心里一阵嗤笑,他们身边的人屡屡受伤竟是因为这些乌合之众,真是可笑万笑。日后等他继位,他定然要好好清理一番,不让这些乌合之众继续在朝堂之上搅风搅雨,祸乱朝纳。
第四百七十章 不值得宽恕的人
眼瞧着天边翻起鱼肚白的时候,婉兮还未醒来,胤禟整个人都快崩溃了。若不是御医一再告诉他情况没有恶化,他肯定会发疯的。
情况没有恶化么?
没有恶化,不代表不会恶化,或许这个意思代表着即将发生恶化,又或者其他不好的消息,这样的结果让胤禟如何能接受。
御医院里包括御医令都在这里,就表示整个御医院的中坚力量全部在这里,若是他们都不能救醒婉兮的话,这世上想来少有人能救醒她了。胤禟就是太明白这其中的原因了,才会这般崩溃,否则依他的性子,肯定会想其他办法,而不是犹如困兽一般,找不到任何的出路。
相比弘旻他们的难过,弘晖就觉得自己欠了婉兮一条命。从小到大的爱护和这次的救命之恩,无不在他的心里深深地刻下了婉兮的名字,也因着这份感情,他心中对于额娘的印象慢慢地也全部转换成了婉兮,至于乌拉那拉氏这个亲生额娘的形象,随着时间的关系,开始慢慢地变淡,虽然不至于一点都想不起来,但是却无法同婉兮相提并论了,这不得不说也是天意。
当初乌拉那拉氏觉得婉兮抢了弘晖对她的感情,而实际上弘晖却是把她当成亲近的长辈,而在她百般陷害算计婉兮后,却一步一步地把儿子推到了婉兮身边,这样的结果,若是乌拉那拉氏泉下有知,不知道会不会后悔当初的决定。
毕竟活着的人可以做很多事,而死了的人不管过去再美好,有时候也是容易被时光所替代的。当然,这些都已经是后话了,这里暂且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