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今天也在混吃等死_作者:断水刀(191)

2019-11-25 断水刀

    唐煜专心致志地向白菊火锅发起进攻:“她和安阳姑母家表兄的婚事定下来了?”

    “纳采问名已经走完了,崔世子亲手射了对大雁送到定国公府。不过孟家想多留孟妹妹一段日子,正日子估计是定在明年。”

    “不算慢了。”唐煜决定明日就邀裴修来王府喝酒,他不想再提这事,便换了个话题,“张九和画的别苑草图你看过没有?感觉还差点意思,哪天再叫他过来问问。话说他成日去青楼喝花酒,别是把我交代的事情抛在脑后了吧,不行,我得叫黄密去打听打听……”

    薛琅犹豫道:“听上去此人行事颇有几分荒唐,夫君与他交往的话,会不会有御史弹劾?我看他画的图样不过如此,要不我们换个人吧?”

    唐煜念念不忘前世的独乐园,坚持道:“御史想弹劾就弹劾吧,他一个小小的八品官,跟他交往还谈不上私自结交外臣,闹不出什么大事的。”

    …………

    正如唐煜所料,蒋徵明捏着鼻子将承恩公严氏的名字添进了《氏族录》,但他在呈递《氏族录》给庆元帝时留了个心眼,将唐煜当日所说写在奏折里一并递上去。

    庆元帝看了自是龙心大悦,他不喜欢母家的表弟,却不想看到旁人作践他。这段日子他正将太子唐烽带在身边手把手地教导,当着长子的面就夸起次子来:“老五懈怠是懈怠,大事上倒不糊涂,还是有几把刷子的。朕看他想的比你还周全许多。”

    唐烽附和道:“五弟这以官位定高低的法子确实极妙,真要施行的话能堵住不少人的嘴。”

    庆元帝感叹说:“可惜这《氏族录》提得早了点,唉,当年是朕想岔了,那时南陈桓帝倒行逆施,国内怨声载道,本以为过不了多久就能折腾到亡国,谁能想到后来——朕有生之年不知能否看到江山一统,不行的话这桩事情就交给烽儿你做了——你得尽快帮朕把担子挑起来才是,明年朕就不能帮你了。”

    唐烽急切地说:“父皇请三思啊,您是万金之躯,还是坐镇京师为上。”

    拍了两下儿子的肩膀,庆元帝淡淡地说:“定好的事岂能再改,烽儿你不必做小儿女态。”

    离了紫宸殿,唐烽心事重重地回了东宫。东宫僚属恰好说起《氏族录》,因在座诸人全是他的心腹,唐烽就提了两句庆元帝对弟弟的夸奖。

    少顷后,东宫僚属渐渐散去,只留下太子少詹事庄玄参一人,他是太子妃庄嫣之兄,在众多东宫官中地位超然。

    唐烽诧异道:“舅兄可是有话要同孤讲?”

    想到在礼部任职的族弟的哭诉,庄玄参咬了咬牙,眼中闪过一丝阴鸷:“太子殿下,齐王已经入六部观政,您对他不可不防啊!”

    唐烽脸色骤变,手中的奏折“啪嗒”一声落在桌面上。    “舅兄, 慎言。”唐烽的语气中带有不容忽视的不悦。

    庄玄参拍了拍四品绯色官服的袖子,长揖在地:“这话我不同太子说, 只怕也没人敢同您讲了。殿下, 齐王入礼部不到两个月就得了陛下的赞许——”

    “看来舅兄以为孤是那等嫉贤妒能之辈了!”唐煜猛地一拍书案,其上搁着的一叠奏折抖了三抖。

    “殿下, 请您先听微臣说完, ”见唐烽有命人将他叉出去的架势, 庄玄参立即加快语速, “微臣清楚您与齐王兄弟情深, 但齐王不只是您一母同胞的兄弟, 还是个已入朝议政的亲王,陛下春秋正盛, 日后保不准有小人会起不该有的心思,因图谋从龙之功而撺掇齐王对您不利……与其到时进退两难, 不如早做打算。事情有了苗头就及时掐断,方是保全兄弟之道。”

    “庄大人请回吧,看在太子妃的份上, 孤就当今日没听你说过这些。”唐烽沉声道,右手往门口的方向一指。

    “微臣告退, 有失言之处, 望殿下海涵。”庄玄参躬身退下, 也不纠缠。

    秋风卷起地面太监清理不及的落叶,中庭的枫树尽染鲜红,恰如绽开的血花。庄玄参挺起腰板, 面色凝重地步□□元殿的阶陛。哎,太子果然没那么好说动。

    蒋徵明无意让整个朝廷看他笑话,所以礼部因《氏族录》闹出来的乱子并未大范围地传开,但前日跳出来反驳唐煜的礼部郎中是庄玄参亲近的族弟,回头就将当日情景告知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