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今天也在混吃等死_作者:断水刀(231)

2019-11-25 断水刀

    何太后之前亦曾问过唐煜此事,她倒不是特别着急给儿子塞人,不过是觉得先帝的太妃们移居后宫里空着的殿宇太多,看着不像样,选几个女孩子进来给宫里添点人气罢了

    “罢了,你想清楚就行。卖官鬻爵的名声可不好听。” 何皇后无奈地看着次子,头回听说有皇帝因为缺钱不敢纳小老婆的。国家纵使缺钱,也没困难到这地步啊。

    终究是年轻,何皇后摸了摸腕子上带着玛瑙念珠,敛财亦要有道,次子果然是个急性子,做事顾头不顾尾的,这事闹得大了,多半还得由她出面收尾。

    晚霞映天,云似火烧。唐煜去陪老婆孩子们用晚膳。两位皇子因年幼之故,尚与母亲同住。先太子唐烽的家眷仍居于东宫

    这夜他理所当然地宿在昭阳宫中,就寝前,唐煜直言了当地对薛琅说:“妃母们去藩地的去藩地,出家的出家,服侍的人用不了那么多,朕打算放出去一批宫人。”

    “陛下觉得放出去多少人合适呢?”

    “越多越好,先照着现有人数的一半放。”

    “这……会不会太多了啊。”薛琅发愁道,皇宫占地广阔,亭台楼阁不胜枚举,按照唐煜定的目标放人,连维持最基本运转的人都不够了。

    唐煜含糊地说:“又没说不能再选人进宫。一进一出的,人足够用了。你趁机看看谁得用,谁不能用……东宫那里,除了必要的人,能放全放吧,另选好的人给侄儿侄女使。”

    先太子妃庄嫣自尽身亡后,东宫群龙无首,简直是乱成一团,今日有人跳井,明日有人悬梁,好好的东宫都快成鬼屋了。

    卖官鬻爵的行为给唐煜戴上了“昏君”的头衔,赚到的钱却与“昏君”的名声不相匹配。唐煜起初不解,甚至怀疑有人胆大包天从中贪墨,后来琢磨了一阵也想明白了,他没敢卖实缺,

    卖的全是虚衔,买的人除了提提身价,从此出门在外见官不拜,可以与地方官平起平坐外,并无其他好处,甚至税仍得照交,也就是说只是干花钱,一分钱赚不回来,且虚衔最高不过四品,有需求的只有某些身家豪富的商贾,

    大周连年征战,国内百废待兴,商贸亦受到严重冲击,付得起这笔钱的商贾自然就没多少了。

    “还是得吃大户啊。”唐煜转着手中的湘妃竹描金紫毫笔,遗憾地说。

    大周还有什么好下手的大户?唯有豪富的寺院。

    僧侣者,不事耕种,不交赋税,不服徭役,但坐拥良田沃土,享受天下人的供奉,居住的寺院说是出于尘世的清静之地,殿宇华美几乎能与宫廷相媲美,佛像饰以金银珠翠,法器嵌以美玉玛瑙,端地是华丽无比。

    重活一世,唐煜对神佛等未知之事还是有几分畏惧的,然而这份畏惧终究是让位于现实。

    朕都要穷死了,还怕什么佛祖怪罪,他没好气地想,将手中的毛笔一扔。

    数日后,勤政殿传出了一道新的旨意,天下僧尼从此统一划归礼部有司管理,不管是已经出家的,还是未来想要出家的,想要继续当出家人,都必须有礼部下发的度牒。度牒明码标价,不得转让,没有度牒的僧众,统统强制还俗。

    度牒的数量是一定的,唐煜企图通过此举限制僧尼人数。可惜继位之初,人心浮动,不好施行太激进的政策,否则唐煜还想多捞点,比如说强制僧尼缴纳赋税,标准与庶民相同;规定各州县的寺庙数量;将寺庙分为上中下三等,每一等的建筑制式、寺庙大小及占据田地数量等皆有区别,至于多出来的财产,对不起,统统收归国有。

    国中崇佛风气浓厚,天下僧众不知凡几,唐煜也没指望大周全境僧尼皆能人手一份度牒,短时期内能管住洛京城及邻近州县就不错了。不过日久天长的,总是一桩进项。

    卫亨泰所在的佛寺就遭了劫。为了防止被卫家人找到,他选了洛京附近一处普通的寺院出家,庙小人少钱亦少,度牒买不起几张。

    卫亨泰离家时没带太多银钱,为了给自己赎身,他特意回家了一趟。母子二人不久前刚见过一面,卫夫人被迫接受了儿子出家的现状,此次见面堪称平和。见面后,步儿子后尘出家为尼的卫夫人缓缓提议道:“你姑母亦是在家修行,在家修行是不用花钱买度牒的,要不你也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