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196)

2018-04-07 炀师

  戚靖琪一句话,京城整个局势又开始了一轮新的动荡。戚靖琪不再顾念颜面,开始对二皇子一脉下手,势必要在老皇帝死前铲除掉这些可能会阻碍自己登基的势力!

  ————

  六月下旬,行知小学的三个校刊社团终于组建完毕,并且在各自指导老师的帮助下,提交了一份详细的计划书,和自己刊物的名字。

  陶笉然跟潘文山商议过后,定下来三份刊物各自的栏目。

  一号学院负责的校园日报,被命名为《行知小学日报》,有校内新闻、校内趣闻、校内公告、聊天交友四大版块。整个社团有一百人整,分为

  五个小组,其中四个记者小组,就分别负责这四大板块每天的稿件,另外一个编辑小组,负责整理小记者们的稿件并且排版,安排印刷和派发等事务。

  二号学院负责的周报,被命名为《时事周报》,分宁安政务、瑞朝时事、宁安新闻、时事点评四大版块。瑞朝时事板块,可以从王府友情提供的邸报中提取重要信息刊登,而宁安政务和宁安新闻,则需要小记者们出去跑新闻了。

  至于时事点评,会有公孙明志每周引见一位官员,让小记者们采访他们对某一件事情的看法。这个栏目可以培养学生们对政事的敏感度,说不定还能从中发觉几个当官的好苗子?

  三号学院负责的月刊,命名为《行知小学学术杂志》,有学术探讨、学习经验分享、有趣的小知识、老师讲课、我的疑惑,五大栏目。

  学术探讨栏目,每月都会在栏目的开头提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后邀请同学和老师们一起来讨论。杂志会在下个月,刊登对这个问题见解独特的同学老师们的稿件。

  学习经验分享,则是邀请校内成绩优异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而有趣的小知识,则是需要社团的小记者们,去图书馆收集一些上课时不会讲到的课外知识;老师讲课就很容易理解了,每期邀请一名老师,讲一个教科书上没有的,但是可以从课本上延伸出来的讲题。

  最后一个栏目,是同学们可以把学习中遇到的困惑投稿给编辑部,编辑们则要把其中提到最多的同样的问题,或者有意义的问题挑出来,寻求到答案之后,刊登到杂志上和大家共享。

  这三份刊物,会在所有行知小学内免费派发。不过由于成本问题,每个班级只能得到十份,让同学们自由传阅。

  月初的时候,在凌州的造纸厂已经建设完毕,纸的成本降低之后,大批量印刷这种刊物,一份日报的成本也不到一文钱。陶笉然想着要不要让戚博翰也弄一份宁安报纸之类的,这样以后控制舆论,也不用耗费那么多人力去悄咪咪干了呀!要不是小学的学生们水平有限,陶笉然都想直接把周刊拿出去对外发行了!

  陶笉然想干就干,刚来办公室处理了几份文件,就非常不负责任地溜号了!

  一路回到戚博翰的书院,正巧戚博翰跟王灵均、翁元基和王君浩不知道在商量些什么。看到陶笉然过来,除了王君浩脸上有些不自在,其他人都习以为常。

  戚博翰招招手,让陶笉然坐到自己旁边,道:“新兵们已经训练了几个月,我们打算让他们出去找个山贼窝实战一下。”最近戚靖琪和戚靖良动作很大,宁安也要早做准备了。

  “这么快!可以吗?”陶笉然有些担忧。从行知小学招过去的那些新兵,平均年龄十六岁都还没到啊!

  看到陶笉然的表情,戚博翰就知道他误会了,笑着道:“这次参与实战的,是从世家那边过来的新兵。没那么丧心病狂让只训练了几个月的学生上战场。”

  闻言,陶笉然羞赫地笑了笑,才问道:“打算让他们去哪里实战啊?”瑞朝有很多山贼流寇,但宁安实在贫瘠,仅有的那几窝早在戚博翰刚来的时候,就被王君浩一锅端了。讲真,如果不是有外患,宁安内部还是十分安全的!

  “广义。”戚博翰答道。

  广义离宁安最近,而且是个富裕之地,山贼肯定是少不了的。但陶笉然还是有些担忧:“要是被那变态发现怎么办?”

  “那就跑呗。”王灵均代替戚博翰抢答道,“我们就去广义边界。就算被发现了,一转头就跑回宁安,不怕他们!”

  “哦。”陶笉然点点头,转头看向戚博翰,“那你不会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