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261)

2018-04-07 炀师

  思及此, 赵立也不敢再乱表现,呐呐地便退下了。

  戚博翰也不逼他们这么快便做决定, 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戚博翰快步离开紫宸殿,来到寝殿门口。暗六立即出现, 低声道:“爷,里面没有人出来过。”

  戚博翰点点头, 信步走进寝殿, 却是脚步一顿。

  里面没有人!

  戚博翰眼眸一沉:“怕是有密道。让人将里面的东西全部搜查一遍,再全部搬出去!封锁皇宫, 不许任何人进出, 他逃不了多远!”

  戚博翰小时候经常会跟皇爷爷在一起,知道宫中许多辛密,但从未听过寝殿内还有密道, 这必定是戚靖琪登基之后才挖的。戚靖琪登基这么一点时间还想悄无声息地挖密道,那密道的长度必定出不了皇宫!

  三日后,六位尚书还是撑不住戚博翰施加的压力,还有其他心急想要出宫的大臣们明里暗里的威逼利诱,纷纷提交了请求告老还乡的折子。戚博翰这才满意,让士兵们“护送”大臣回家。

  赵立一回到家,完全不理会家人的嘘寒问暖和打探消息,直接换了一身便服,都没有休息一下,便悄悄去了尚书令的府邸。

  跟他一同到的,还有其他五位快要被撸下来的尚书。

  经此一事,尚书令仿佛又老了十几岁,精神萎靡不振,看到六位属下,似乎是想到了这阵子受到的屈辱,脸上闪过一丝愠怒:“你们还来做什么?”

  “大人,绝对不能让戚博翰登基,否则尚书令之位……”赵立焦急得不行,赵家就只有他一人做到了尚书这么高的位置,如果他下来的的话,家中其他人根本撑不住这么大一个世家!如果不赶紧想个办法,恐怕赵家就会变得跟当年的谢家一样,夹着尾巴灰溜溜地逃离京城了!

  老人何愁不知道这一点,但他已经没有更好的人选了。连亲外孙都能说出要他陪葬的话,将来不管是谁当君王,他都不可能有好日子过。

  看到尚书令无动于衷,吏部尚书习泰河也急了!虽然他爹是太尉,但只是个没有实权的荣誉职位,如果他没了尚书之位,习家在京城的地位定会受挫!

  六个尚书你一言我一语地劝说起了尚书令。而仿佛有人在帮他们一般,不知从哪里开始说起的,人们只道戚博翰逼宫篡位,不合礼法,更是大不敬之罪,绝对不能容许这样的逆臣贼子登基,否则礼法将废,瑞朝吃枣药丸!

  一部分文人被耸动,已经开始做了各种文章,痛斥戚博翰的所作所为。而六个尚书更是乐得添把火,将戚博翰在紫宸殿上逼迫他们辞官的事情,添油加醋地传了出去!

  还有一些不愿意看到戚博翰登基的世家也在暗中点火,不知道从哪扒拉了一大群人,每日到宫门口□□示威。朱红色的宫墙上被抹上了乱七八糟的泥土甚至还有粪便,神圣威严的皇宫被拉下了神坛。

  陶笉然当初用来制造骚乱的方法,如今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让刚到京城的陶笉然气成河豚!

  这群被煽动的愚民有什么资格这么骂戚博翰!如果戚博翰不篡位,任由戚靖琪这样作下去,瑞朝才是吃枣药丸!这群如今还有力气□□示威的煞笔,到时候还不一定能活下去呢!

  陶笉然带着一千士兵前来,看到这群人侮辱戚博翰,脑袋一轰,直接下令道:“把他们给我围起来!”

  “你们要干什么?!”

  “啊啊啊!救命啊!杀人啦!!!”

  一看到装备精良的士兵出现,这群暴民立即乱成一团,明明士兵们都没碰他们分毫,就开始乱嚷嚷开来。

  陶笉然坐在马上,冷眼旁观。附近的百姓很快被吸引了过来,对着士兵和陶笉然指指点点,他们天然地站在了弱势的一方。

  陶笉然视若罔闻,眼见声势造得差不多了,才对那群□□示威的人厉声质问道:“是谁指使你们来的?”

  “没有人指使!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有人答道。

  陶笉然冷哼一声:“呵,说话还挺有文化的,还装什么平民百姓,给我拖出来!”

  陶笉然话音刚落,一名高瘦的男子就被士兵拽了出来。只见这男子皮肤白皙,穿着一身粗布短打怎么看怎么维和。陶笉然只扫了他一眼,嫌弃道:“细皮嫩肉手上没茧,也好意思装成农民,说!谁派你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