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322)

2018-04-07 炀师

  “谢主隆恩!”

  就像排练好的一样,翁元基一丝不苟地跪谢皇恩。而其他朝臣的眼神都有意无意地朝陶笉然身上瞄。

  前不久陶笉然因为要不要取缔青楼的事情,在早朝时跟翁元基撕破脸皮,大家可都记忆犹新!如今翁元基得了皇恩,这个入朝之后就没干过什么实事的礼部尚书,处境可就十分尴尬了。

  而且之前戚博翰说好的留个户部尚书的位置给陶笉然,但由于现在时机尚未成熟,陶笉然最近立的靶子也比较多,便暂时搁浅。这也导致了不少人在心中认定陶笉然已经失势,心中不知道在等着看什么笑话呢。

  陶笉然被那些探究的目光看得有些烦躁地翻了个白眼,下了朝之后便去尚书省办公。

  现在接近年关,是礼部这个清闲部门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每逢过年,总有那么多的欢庆仪式和各种各样的国宴。陶笉然对这些完全是两眼一抹黑,但是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陶笉然还是每天都很认真地学习各种礼仪规矩。

  陶笉然跟慕容温瑜同路,刚一走进办公室,慕容温瑜突然低声道:“大人,如今翁大人得势,我们还是暂避锋芒为好。”

  “啊?什么意思?”陶笉然一脸茫然,最近他脑子里全是各种古怪的规矩,一时之间根本没反应过来慕容温瑜在说什么。

  慕容温瑜看陶笉然的反应,心中也有些疑惑。方才早朝上翁元基擢升的时候,陶笉然脸上很明显翻了个白眼啊?难道是他想茬了?

  两人的脑电波明显不在一个频道,还不待慕容温瑜解释,一个小太监匆匆跑了过来,道:“陶大人,陛下请大人到御书房有事相商。”

  慕容温瑜闻言,立即识趣地离开了。

  陶笉然心中则是一头雾水,对那太监问道:“陛下找我何事?”

  “这个小人并不清楚,只知道陛下还同时召请了翁大人、王大人和牛大人。”小太监知道陶笉然是当前的红人,不敢有丝毫地怠慢,连忙将自己知道的都说了出来。

  然而这下陶笉然更是疑惑了,这还是第一次戚博翰没有跟他事先通气,就召集了这么多人一起商量事情。特殊待遇突然被取消,让陶笉然十分不适应。内心深处甚至有一点连他自己都没察觉到的委屈。

  陶笉然来到御书房后,发现其他人都已经到了。陶笉然看了戚博翰一眼,规规矩矩地行了个礼,便退到了一边。

  戚博翰一下子就察觉到了陶笉然的不对劲,但这么多人在场,他只能假装没发现。挥退殿内伺候的人后,戚博翰才对四人道:“这次让诸位爱卿前来,是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也有一件重任要交给你们。”

  戚博翰说完,突然从一个角落里提出来一个半人高的□□袋。里面被塞得满满当当地。但戚博翰提起来一点也不费劲。袋子被扔到地上的时候,甚至都没发出太大的响声。

  陶笉然见状,突然福至心灵,欣喜道:“棉花找到了?!”

  戚博翰点点头,抽出佩剑切开了麻袋,蓬松软绵的棉花争先恐后地露了出来!

  翁元基三人不知道陶笉然跟戚博翰在对什么暗号,皆是一脸茫然。

  戚博翰趁着陶笉然高兴得去拽棉花的时候,给三人解释了一下棉花的作用。

  不用戚博翰多说,翁元基立即想到了这个棉花能给瑞朝带来的各种好处!心中激动之余,看向陶笉然的眼神十分微妙。

  他知道这个棉花绝对不是戚博翰发现的,而且像这种能造福万民的东西,陶笉然脑子里还不知道有多少。

  翁元基突然有些迷茫了。

  在他心中,皇帝即使不后宫三千,但至少也要三妻四妾,给皇家开枝散叶,才能给瑞朝的稳定带来更多的保障。但是如今瑞朝宗室不算少,戚博翰大可从中选择子嗣过继。但若是逼走了陶笉然,瑞朝的发展进程还能像如今这般事事顺意吗?

  翁元基愣神之际,牛成弘和王灵均也听明白了棉花的作用。

  陶笉然检查完这批棉花,摸着手感跟前世摸到的还是有些差别,但功效应该相差无几!正好纺织厂那边已经开始运作了,陶笉然道:“这一袋棉花先送去三娘那边,让她们研究明白该如何使用之后,再在民间推广吧。反正现在最快也要明年才能有收获了。”

  其他人自然无异议,戚博翰又开口问道:“关于棉花种植推广之事,你们有何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