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笉然原本就对于到底换哪个范围的搜索犹豫不决,听到戚博翰帮自己选择了,立即点了点头。
“日后不管你再跟那系统换什么,都要先跟我说。”戚博翰继续立规矩。
“唔……这个,我尽量!只要不是特别紧急的情况,我一定跟陛下报备,好不好?”陶笉然扑到戚博翰怀中,嬉皮笑脸地撒娇道。
戚博翰看在陶笉然主动投怀送抱的份上,勉强算答应了,但还不忘继续离间陶笉然对系统的信任:“若真按这系统所说,我将会是千古明君,那又何必需要它来辅助。这系统动机存疑,你不要被它骗到了。”
“好,我以后会注意的。”陶笉然以前从没想过这些疑点,毕竟他对系统还是多少有些雏鸟情节的。但今天听戚博翰分析这么多,心中难免会有些动摇。
两人这悄悄话一说就说了好几个小时,等他们回过神来时,外面的天已经擦黑了,他们竟然直接略过了午饭,到了晚饭时间!
“好饿。”陶笉然第一次没停歇过说了那么多话,如今神经放松下来,胃都要饿到快抽筋了!
戚博翰连忙传菜,轻柔地帮陶笉然揉着胃部:“然然,今晚留在宫里?”
“好。”陶笉然没怎么犹豫。
把话说开之后,陶笉然突然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而且戚博翰不仅没有把自己当成妖魔鬼怪,反而是下意识地担忧自己的安全,陶笉然说不感动那肯定是假的。回味过来之后,陶笉然甚至激动得脸颊发红,恨不得当场以身相许!
第157章
陶笉然在宫中留宿一夜, 虽然两人都情到浓时, 但戚博翰还是克制住没折腾太多次, 第二天一早就亲自把陶笉然送回尚书府,自己才返回宫中换衣服准备早朝。
棉花的事情暂时不会宣之于众, 因为目前还没有任何成品出来, 很难说服人。而且如今快过年了,陶笉然肯定是过完年之后再出发的。棉花的最佳育苗时间是二月份左右,暂时不必太过着急。
而跟跟陶笉然相比, 牛成弘今年过年期间显然是没办法空闲下来了。因为当天就有奏折上来,从京城到边关的国道全部修建完毕, 牛成弘主动请缨前去验收,并且还要去实际测量地形, 准备下一条国道的修建计划。
而陶笉然也终于放弃那些自己完全不能理解的礼仪习俗, 恢复了天天往御书房跑的惯例。
不过陶笉然和戚博翰在御书房独处的时候也没空调情,因为棉花的推广势必还会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她们现在就开始做好准备。
“棉花种植的地方,最好是多晴天。像宁安那边夏季那么多雨就不行。”陶笉然捧着一早就从系统里兑换出来的棉花培育手册,对着戚博翰手里的瑞朝的舆图, 在挑选棉花的最佳推广地区。
皇室流传下来的关于瑞朝的舆图已经十分老旧了, 戚博翰这段时间看惯了杰传回来的地图, 再看这个舆图怎么看都觉得简陋无比,更别提陶笉然这个根本看不懂这上面画的什么东西的现代人了。
戚博翰伸出手指,指了指地图上右上角的一块地方,画了一个圈:“均州如何?”
均州是跟边境沂州相邻的一个州, 也是瑞朝除了沂州之外,最靠北的一个州了。而且均州经过牛成弘和翁元基的规划和重新建造,种植农田的水源和肥料等都算是“设备齐全”。
对于均州这么一个“完美”的地点,陶笉然却摇了摇头:“均州在大灾之前的粮食产量还不错,而且这次重新规划了良田,好好经营日后说不定能成为瑞朝的粮仓。”
若是去均州推广棉花,势必要占据不少产粮的农田,造成粮食减产。棉花虽然也是很重要的经济作物,但保暖跟吃饱相比,显然是后者更加重要。
戚博翰自然知道这个道理,但他却眉头微皱,显然不愿意指出那个地方给陶笉然。
而陶笉然虽然看不懂舆图,却还是知道这些州的地理位置的,他也想到了一个比均州更适合的地方:“去沂州吧。”
匈奴的土地贫瘠,跟匈奴相邻的沂州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沂州的粮食产量有时候连自给自足都很难做到,显然是个比其他地方更需要改善的州。
如果在沂州推广棉花种植,一来也不用担心会影响原本就不多的粮食产量,二来是给沂州的农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经济作物,还能提高生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