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346)

2018-04-07 炀师

  羊肉汤是一大早就熬好的,客人点就直接舀一碗送出去。但下午客人点的菜全都要现做,这让还算年轻的齐大娘吃不消了。

  但是与之相对的,是一天下来,饭店竟有十两银子的销售额!掌柜大吃一惊,连夜去节度使府给陶笉然报告情况。

  除去工钱和食材的采买费用,千里香开张第一天纯利润高达五两银子!虽然比不得琉璃阁,但在沂州范围内,这个数字几乎无人能敌。

  掌柜报告完后,又道:“大人,今日店内客人众多,齐大娘一个人在后厨忙不过来,白白走了许多客人。”想起这个掌柜就十分心塞,如果后厨人再多一点的话,今天说不定能赚更多!

  “那你再去招几名厨娘给齐大娘打下手吧,薪资就齐大娘的七成好了。”陶笉然也得知今天中午羊肉汤就卖完了,于是吩咐道,“羊肉汤还要再熬多一些,食材采买方面应该没问题吧?”

  “暂时没问题,但再过半年就不一定了。”掌柜是土生土长的沂州人,知道州内一年养殖的羊最多也就两千头,毕竟沂州内有钱买养吃的人还是在少数。

  今天一天店里消耗了五只羊,其中有三只都是用来煮汤的。明天加多三只羊熬汤的话,一天能吃掉八只羊。而沂州养的羊一般是在一岁左右才能卖的,半年后如果没有养殖户加大养殖规模的话,恐怕供应不上店内的需求。

  陶笉然闻言,倒也不担心这个。百姓虽然没读过书,但不代表是傻子,看到羊这么好卖,陶笉然不信会没有人加大养殖规模。而且看到千里香生意这么好,将来互市街肯定还会有饭店出来竞争,羊肉的需也会越来越大,这也算是给沂州百姓们增添一项新收入了。

  掌柜得到陶笉然的准令,便开始放心大胆地干了。

  等第二天的互市结束之后,很快千里香的名字就在这些跑互市的商人中传了开来。

  然而在沂州这个要什么没什么的地界,难题一个接一个的来。第二天出去寻找树木的木匠们满载而归,但是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陶笉然疑惑道:“怎么了?找不到合适的树?”说着,又看向后面那两大车的树枝,感觉不太像啊。

  为首的一个木匠哭丧着脸答道:“大人,先前我们忘了,这些树还需要再阴干一两年才能用。否则水车就算做出来,不过多时肯定会开裂。”

  简而言之,就是他们白忙活一场了!

  陶笉然闻言,也是一愣。现在棉花田快要播种了,水泥管道也快铺设完毕了,要是水车做不出来,他们不仅前功尽弃,还会耽误了棉花田的种植!

  “一定要阴干么?烘干行不行?”陶笉然眉头紧皱,心中在快速思索还有没有补救的方法。

  而木匠们听到陶笉然的话,皆是一脸茫然:“如何烘干?”

  “大概是把木头放在一个温度比较高,但是又不会把它烧着的地方,比如说炉子什么的,把里面的水分给逼出来,你们觉得如何?”陶笉然随口一说,也不知道可行不可行。

  “那就……试一试?”木匠没听过这种做法,但此时只能死马当活马医了,谁让他们带了的木头都是小块的,根本没办法做水车呢。

  “让烧陶和烧玻璃的工匠配合你们一起建个炉子吧,你们先烘着,实在不行就只能想想其他办法了。”现在总归是管道建起来了,若是没有水车的话,到时候直接让人把水一桶一桶倒到管道开头,也比直接挑水来得方便。

  这么一想,陶笉然也就安心了下来。

  沂州这边悄无声息地开始了变革之路,京城也发生了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

  琉璃阁又放了个大消息,今年六月一日,琉璃阁要再次拍卖国道的承包权!

  这消息最开始是在民生日报上刊登的,随着说书先生的宣传,这一期的日报卖得特别火爆!不少家中经商,或有亲戚朋友是富商的人,都纷纷买了好几份,打算托人送给需要的亲人朋友。

  这个消息日报上一连刊登了半个月,随着消息在瑞朝境内的传播,那份物美价廉的民生日报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农民们看到了农桑版面的画册,又恰巧如今是春耕,激动得如获至宝。

  而书生学子们看到那时事板块国子监先生的讲课,也像京城学子们一样喜不自胜。

  一开始只是商人们的狂欢,到最后民生日报俨然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