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356)

2018-04-07 炀师

  过了广场,再往里一点就是士兵宿舍。整个坞堡的正中间的地带,则是食堂和军资仓库。

  士兵宿舍是一排排的两层小楼,而每栋小楼的一层都有个公共教室。里面有黑板有桌椅,就算没有老师给上课,平时也可以当做小型会议室。

  除此之外,还有几个公共厕所。这个公共厕所让陶笉然感到十分害怕。

  由于沂州水源少,建冲水厕所明显是浪费水资源的。于是张大钧直接给设计了个旱厕,但他这个旱厕也与众不同。他给设计的是两层楼结构,蹲厕在二楼,上去之后就是一排排的坑洞,到时候排泄物直接掉到一楼,而一楼直接就是个集粪池……

  根本不用冲水,完美!

  陶笉然在心中为士兵们默哀两秒钟,又让张大钧把这个设计图改得安全一些,至少别让士兵一不小心就掉到一楼去。

  设计图明确之后,陶笉然便让邱裕开始招收短工了。

  第二天,沂州各地县衙外就贴上了新的告示。

  沂州要建坞堡啦,知州府招收壮年短工多名,每日工钱是半斤粮食,种类不定,工钱日结。而且还包吃包住,每天开工前每人发六块大饼,一餐吃多少自己分配,饮水则是无限量供应。

  住的地方自然是在工地附近临时搭起来的大棚,如今即将入夏,倒也不怕会冷。

  一听工钱是直接发粮食,整个沂州城内的壮年劳动力二话不说就全给报名了。而距离沂州城比较近的两个县,也有不少人跑过来,五天之内竟有五百多人报名了!

  陶笉然被这个数字吓了一跳,邱裕更是神色复杂。他们根本付不起这么多人的薪资啊!

  “大人,要不,让他们先回家,等下个月再过来?”邱裕捧着报名的名册,已经开始在纠结该怎么拒绝这些人了。

  陶笉然却是不肯放过这个机会。坞堡这么大,五百人都未必够呢。至于粮食问题……

  “先全部收了吧,粮食的话,我可以托人从京城运一批过来。到时候收上了税,再把钱慢慢还我就是了,工人还是越多越好。”陶笉然对沂州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并不担心这笔钱沂州官府会还不上。现在是时间不等人,哪能等沂州有钱了再慢慢建这坞堡。

  邱裕闻言,还是有些犹豫,他这种比较传统的古代人,还是不适应这种贷款的模式。但陶笉然官比他大,直接拍板决定了。又让邱裕再招一些妇人,负责做大饼和烧水。

  四月中旬,官府一共招了一千五百名壮年短工!

  在开工仪式上,陶笉然和邱裕都亲自参与了动员。

  陶笉然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也不说什么虚的,只说了所有短工最关心的问题:“现在你们每人的工钱都是半斤粮食,但本官要告诉你们,半斤只是起步!如果有人干活特别认真,就可以提升为小组长,每日有一斤粮食的工钱。如果小组长干得特别出色,就可以提升为工头,每日有五斤粮食!在坞堡建完之后,还会评出一百名干活最好的人,奖励十斤粮食。只要大家好好干活,官府不会亏待你们的。”

  听到还能再加粮食,所有工人都是双眼发亮!没什么能比这真切的利益更能打动人了,现在他们只想使出一身的力气去干活,好赚更多的粮食回家去!

  陶笉然也不废话,直接将主场交还给邱主簿,这次的工程所有调度都交由他负责。

  邱主簿将这一千五人,分了一百五十个小组,每十个小组为一队。随后点了十队人,去沂州城外南边二十里地的那座山,去开采石料,余下五队则留在工地挖地基。

  除了那些壮年汉子之外,工程队还招了十五名年轻力壮的妇人,一人负责一队的伙食和饮水。工作量不比那些汉子少,所以每日也是半斤粮食。

  张大钧负责工地的监工,邱主簿则跟去监督石料的开采情况,工程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起来。

  陶笉然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三天后恰逢互市,陶笉然决定带上宝儿和贝儿出去凑凑热闹。

  两个小家伙身份特殊,在京城的时候基本没出过门。如今来了沂州,陶笉然有意让他们像普通人家的小孩,多出门玩玩。

  但是宝儿和贝儿现在身量长了不少,陶笉然已经不能一口气抱两个了。

  “嘿嘿,公子,不如我抱贝儿吧。”子期上前朝贝儿张开怀抱,贝儿果然蹒跚着扑到了子期的怀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