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日报向来以观点犀利出了名,如今得到戚博翰的授意,那更是不得了了。第一期就请来了混世魔王王灵均来开场,细数了陶笉然为瑞朝做出了各种贡献。
也是这一期报纸,才让更多的人知道,原来让宁安变得如此富裕的肥料和水车是陶笉然做出来的,原来让纸张价格下降的造纸术是陶笉然献出来的……原来陶笉然为瑞朝的民生和教化,做了这么多巨大的贡献!
要说戚博翰的上位,镇压了作乱的世家,还瑞朝百姓一个清明。那陶笉然更是以一己之力,让瑞朝百姓的生活更上一层楼!
如果只有戚博翰,那瑞朝的穷苦百姓可能会比官僚腐败的时候,日子要好过一点点。但因为有了陶笉然,瑞朝才能这么快速地从连续多年的内乱中修养过来,并且拥有了跟匈奴大军对抗的能力!
如果没有陶笉然,瑞朝的百姓此时还可能因为前年大荒的影响,在刨树根维持生计。瑞朝也可能早早被匈奴攻打入境,损失半边江山。
从民生日报开始插入这个话题之后,百姓们的讨论方向立即拐了个九十度大转弯。
大家谈论的重点不再是陶笉然□□朝政,魅惑君王。而是陶笉然到底配不配得上戚博翰,如果他俩在一起,会对瑞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眼见舆论环境已经成熟,戚博翰又加了把火,派人出去将当初赵文清忽悠沂州百姓的,邪神和雷神那一套传了出去,还明里暗里让大家联想到雷神是因为陶笉然的原因才出手相助的。
这种跟鬼神有关的谣言,向来是无知百姓们的最爱。不过短短几天,陶笉然就从被雷神相助的凡人,变成雷神本神了。
等沂州那边的凯旋的消息传回来后,这种流言更是夸张了许多,甚至还有人说是陶笉然以一己之力打跑了匈奴的十万大军!
陶笉然的在瑞朝民众中的声望,一时之间甚至还超过了戚博翰。但戚博翰却没有空理会这些,因为陶笉然要回来了,也因为暗一传来密信,告知了陶笉然如今的状态,让他十分担忧。
而被戚博翰派去保护陶笉然的那批影卫和暗卫,也在此时赶到了沂州。
陶笉然看到戚博翰竟然将所有的影卫和暗卫都派了过来,心中更是愧疚:“你们辛苦了,等我把事情交代完毕,便立即启程回京。”
说完,陶笉然便叫来邱裕何王君浩,安排接下来的事宜。
如今棉花的种子已经分发到各家,只要来年风调雨顺,棉花定能大丰收。
棉花加工厂再过半个月便能完工,应该能赶在最寒冷的冬三伏之前的,将所有的棉花制成了厚实的棉袄和棉被。虽然数量有限,却能大大缓解酷寒时士兵们冻死的概率。
军医的培训和技术提升,陶笉然回到京城后会继续研究,到时候或许可以在京城办一个军医培训学校。
而之前商议的,让沂州特产走出去的方案,也已经开始启动。等陶笉然回到京城后,千里香的第一家分店就可以启动。
邱裕会在沂州再留任一年,若今年他能将陶笉然留下的方阵贯彻得好,再给自己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的话,来年朝堂上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另外邱勤业会跟他一起去京城,李琼则暂时留在沂州,辅助邱裕推广棉花的种植。
陶笉然只花了五天的时间就将事情安排妥当,就在他离开前一晚,王君浩突然造访。
第202章
“王将军。”陶笉然看到王君浩, 还有些惊讶。他跟王君浩从在宁安那会儿, 就有些相看两相厌的意味。今天还是王君浩第一次来到陶笉然的书房。
“陶大人。”王君浩的语气也有些生硬, 看向陶笉然的神色十分纠结。
“王将军有话要说?”陶笉然十分直白地问道。
王君浩点点头,神情十分严肃道:“陛下毕竟乃一国之君, 仅有太子一位子嗣, 实在不利于社稷稳定。还望陶大人以社稷为重。”
陶笉然闻言,眉头一挑,眼神立即变冷道:“王将军这话, 还是亲自跟陛下说比较好。跟我说又有什么用?”
“陶大人,明人不说暗语。只要陶大人能做到这一点, 王某在此发誓,从今往后不再干涉你跟陛下……”
“够了。”陶笉然打断道, “王将军这种话, 这些年我已经听过不少。你该知道,若是有得商量,翁大人和陛下之间也不至于沦落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