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447)

2018-04-07 炀师

  外人一走,青徽学院的学生们总算没有那么尴尬了。各自随意分配了一下院子里的房间,便回去休息了。

  这年头,天寒地冻的赶路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路途颠簸不说,身为南方人的学子们,只觉得这一路上是冷得难以入眠。所以王琬凝这样的安排,也算是考虑周到了。

  休息了半天后,青徽学院的学子们个个饥肠辘辘,也都个个面面相觑。因为这院子里并没有厨房,也没有任何食物,这是要让他们出去跟行知中学的学生们求助了吗?

  都说文人清高,更何况这还是一群盛气凌人的学生!

  一时间场面有些僵硬起来。最后还是一位稍微年长的学子开口道:“我出去打听一下吧。”

  那学子说完便走出了院子,只是要去哪里寻求帮助,却也是没有丝毫头绪。

  就在这时,只见三两成群的学生们,言笑晏晏的从附近经过。而且他们身上的衣着都跟早上来迎接他们的那帮行知中学的学生相仿,这些大约也是行知中学的学生吧?

  这么想着,他便走了过去,挑了一名面善的人,做了个揖,问道:“这位兄台,请问不知这学院中可有用餐之处?”

  被问到的那个学生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你们是不是就是那青徽书院的学生?你们要去吃饭?我们正好也要去食堂要一起吗?”

  第217章

  被问路的这个学生十分热情, 不仅带青徽书院的学生们去饭堂, 一路上更是滔滔不绝的跟他们介绍学校内的各种功能建筑。

  青徽书院的学子们, 就像是第一次进城的土包子一般,跟着带路的学生, 一路参观了安装有黑板的教室、藏书巨多的图书馆、宽阔设备又齐全的操场、整齐又方便的学生宿舍、高科技的自来水澡堂, 最后才到达了菜品五花八门的饭堂。

  京城行知中学虽然是在一座普通的宅子里面改造的,但是里面的设施设备,这两年已经陆续向宁安的行知中学看齐, 而这学生食堂更是重点改造对象。

  不同于外面的餐馆,行知学院的食堂跟现代的学生食堂非常相似。饭堂内有统一规格的, 有好几个分格的木质餐盘。还有明码标价,可以现场选菜的各色快餐。

  现在已经过了午时, 又不是晚饭时间, 正是饭堂人少的时候,清晖书院的学生们被人刻意绕了远路,带着逛遍了整个行知中学,早已是饥肠辘辘。

  当他们仅仅花了五分钟不到的时间就各自打了一份丰盛的午餐之后,每个人都是一边震惊一边狼吞虎咽。而且行知学院饭堂的价格也十分良心, 两荤一素, 仅仅需要五文钱。

  这种价格别说是在全国物价最高的京城了, 就是在青州,那也是超级便宜的!

  看到青徽书院的学生们没有了刚开始的傲气,反而多了一丝羡艳和探究,带路的那位行知中学的学生, 满意的功成身退。

  在清晖书院的学子们被这个不动声色的下马威给震慑住之后,第二天,他们就迎来了讲解解辩论比赛规则的老师。

  慕容温瑜向陶笉然打探过详细的辩论赛规则,但陶笉然对这个东西只是一知半解,所以只提出了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具体怎么操作,留了非常大的空间给慕容温瑜。

  于是慕容温瑜跟王灵均、王婉凝商讨过后,史上第一次辩论赛规则新鲜出炉了!

  首先自然是要定一个双方都非常感兴趣的辩题,那就是:帝后同治对瑞朝影响到底好还是不好?

  青徽书院理所当然的是持反方。

  但是为了避免双方想说的东西太多,反而让辩论赛变得十分冗长无趣,于是比赛规定,双方各自阐述自己立场的时间,分别只有半个时辰。而这半个时辰内,双方各自要派出几位辩手,每位辩手说多长时间,就交由双方承受各自决定了。

  而且这个环节,每换一个人阐述,那就要进入对方阐述时间,就相当于要把主场交出去。但如果不交出去,一个人瞎比比半个时辰,恐怕会给裁判造成反面影响。所以这个要派出多少人,每人说多长时间,都说些什么内容,就需要好生研究一番了。

  在分别阐述完立场之后,就会进入半个时辰的针锋相对时间。双方可以就对方刚才所阐述的内容进行提问。而这个时候,双方都可以随时打断对方说的话。

  但为了保持现场的秩序,在这个阶段,每一方只允许一个人说话,如果想要换人说话,那己方的另外一人必须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