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463)

2018-04-07 炀师

  陶笉然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之前戚博翰说的匈奴可汗遗留在外的小儿子!

  戚博翰也低声在陶笉然耳边解释道:“那个刺青我见过,是匈奴皇室才能纹的图腾。”

  罗德克见他们俩还是迟迟没有回应,一时间又开始低声抽泣起来。

  第225章

  说到底, 罗德克也只不过是一个六岁的小孩。在这个年纪离开父母, 离开自己从小长大的地方, 千里迢迢来到这个完全陌生的地方,而且还一个人流浪了那么多天。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楚, 能忍到今天才开始哭, 已经算是非常坚强了。

  陶笉然现在有了四个小孩,最见不得小孩子哭了。现在哪里管得着什么罗德不罗德的,急忙将在外面候着的小太监们叫进来, 吩咐道:“你们带他下去吃点东西,好好休息一下, 暂时就让他住在翠云轩吧。”

  翠云山是距离坤宁宫最近的一个小宫殿,那里环境优美, 建筑也是皇宫内少有的精致简约派, 陶笉然舍不得改造成研究所,便命人收拾成专门供客人住的小宫殿,此时正好安置罗德克了。

  虽然罗德克只有六岁,但毕竟是敌国的小皇子,陶笉然不敢掉以轻心, 让他跟宝贝们住在同一个宫殿。

  陶笉然去安置罗德克, 戚博翰则吩咐暗卫去高丽, 查一查罗德尼所说的事情。毕竟这么大一件事,也不能全听一个小孩子的。

  毕竟,虽然那个纹身只有匈奴皇室可以纹,可也不能保证别的国家的人会不会偷偷纹啊!

  罗德克就这样在翠云轩住了下来。为了安全起见, 戚博翰还特意派了一小队禁卫军,十二个时辰跟在罗德克旁边。

  陶笉然担心这种监视会对小孩子成长造成什么不良影响。

  而且考虑到将来,如果罗德克回到匈奴当可汗的话,那现在十分有必要让他对瑞朝的印象好转起来才行,否则到时候就算送他回匈奴了,也会是白眼狼一个。

  陶笉然脑筋一转,干脆直接召集宫内12岁以下的宫女太监,陪着罗德克,办了一个小小的行知小学班!

  皇宫内12岁以下的宫女太监不多不少,只有40人左右。

  这些人都是在戚博翰登基之前入宫的,算起来,当年他们刚刚入宫的时候,也差不多是罗德克现在的年纪。

  这些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小小年纪便要背井离乡。陶笉然看着心疼,却暂时没有办法改变他们的现状。

  现在陶笉然在朝中的地位还不够稳定,虽说他跟戚博翰平起平坐,但目前并没有心腹手下在朝中。

  早在成亲前,陶笉然就跟戚博翰商量好了,陶笉然也要培养出一班自己的心腹。届时两班人马可以互相制衡,那就不用再留那些满脑子顽固思想的老头在朝中制衡了。

  陶笉然现在没有人手,头衔也只能是空衔,想要做出对瑞朝来说翻天覆地的改革,现在的他还不够能量。

  所以,陶笉然只能平时善待下人,等到成熟的时机,再推出雇佣制,废除卖身制!

  而宫内的这个行知小学班,或许可以成为一个契机。

  陶笉然找王婉凝要来一名储备教师,一个名叫刘靖西的年轻人,给他封了一个小小的官衔,让他可以在皇宫内自由出入。

  又让自己的工匠在翠云轩改造了一间小教室,还抹上了黑板。并且搬来一套行知小学的教材,其余的便交由刘靖西负责了。

  这个小小的行知小学班,立即引起了宫内宫女太监们的关注。有不少已经超过年纪的宫女太监们,在自己不用当差的时候,偷偷为在教室旁围观。

  对此,陶笉然更是大手一挥,直接下令让想要学习的宫女太监,只要不是自己当差时间,便可以进入教室一起学习!

  此举立即为陶笉然赢得了宫女太监们的拥戴。

  然而只是一群宫女太监们的拥戴,并不能为陶笉然带来更多的利益,反而被朝廷官员们私底下嘲笑,说陶笉然只会讨好那些宦官宫女,实在是没有出息。

  陶笉然得知之后,懒得理会这些不知所谓的人,还花了好大的功夫安抚生气的戚博翰。

  化学研究室很快就成立完毕。京城的行知中学,有十二名学生考中了研究生,其中有十名就是当初陶笉然挑出来给老袁做助手的十位学生。

  另外宁安的行知中学也有十名学生考中了,只是还需要一个多月的路程,才能赶到京城。

  化学研究所成立的第一天,陶笉然便赶过去给老袁提出了第一个研究项目:优化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