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485)

2018-04-07 炀师

  对于小百姓的这些小事情,远在京城的朝中的官员们并不会感兴趣。

  在拍卖会结束之后,终于出现了一件,也是戚博翰登基之后第一件,让世家们激动的事情!

  戚博翰要给太子公主以及两位小皇子挑选伴读了!

  而且这个伴读的形式跟以前也有所差别。皇室的伴读都是一个皇子,跟自己的两三个伴读,组成一个小圈子。

  这个小圈子会延续到这几个孩子长大之后,入朝为官时的战队以及势力划分。

  所以在以前,太子的仅有几个伴读的位置,是世家的必争之地。但是现在不同,因为这一届要开办全新的皇家幼儿园!

  幼儿园是什么,世家门并不关注,最主要的是幼儿园的形制,决定了再也不是太子跟自己选定的伴读在一块玩了!

  而是一起读书的世家子弟们,各凭本事去争取太子的好感度,努力成为太子的朋友!

  这么一想,戚博翰抛出来的十六个位置,个个都是金疙瘩。

  世家之间的争斗,也没有了以往那么□□味浓重。反而是个个都信心十足回家里挑选适龄孩童去了。丝毫不担心自家没有入选的名额。

  毕竟整个京城加起来。一流的世家也没有十六家呀!

  如果戚博翰要平衡的话,一流世家至少一人有一个名额。剩下的要么给戚博翰想要扶持的二三流世家,要么就给自己想拉拢的一流世家多几个名额。

  这么一想,一流世家怎么样都不吃亏,至少有一个孩子能进宫伴读。

  而戚博翰的想法跟这些人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

  他确实想给每个一流世家一个名额,但原因并不是想拉拢他们,而是想要将这些世家的下一代,从娃娃的时候就,紧紧拴在皇室的这条船上。那将来等宝儿登基的时候,状况会比现在好很多。

  毕竟套用陶笉然的话来说:洗脑,要从娃娃抓起!

  将这些娃娃送入皇家幼儿园,将来还可以一起读小学、中学、高中。

  这十来年的功夫,把那些世家娃娃们,洗脑成忠君爱国,而不是以世家为先,可不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吗?

  基于这种考虑,戚博翰做出了一件令人十分诧异的事情。

  第236章

  在把名额分完给一流世家以及自己的心腹之后,戚博翰竟然还额外指定了一个名额,要给青州的慕容家!

  现在谁不知道慕容家就差没有把反对的自贴到帝后的脸上了,戚博翰怎么还会把名额给他们?这是要向慕容家示弱吗?

  还是说……这是看在慕容温瑜的面子上?

  在那些以为进了皇家幼儿园就是一项殊荣的人眼中,戚博翰这么做,完全就是将陶笉然的脸往地上踩啊!

  慕容家可是反对帝后同治的第一股大势力,难道说戚博翰一手造成了帝后同治的局面之后,不到半年时间,就后悔了,想要废了陶笉然?

  种种猜想很快甚嚣尘上,而慕容家收到消息的时候,也以为戚博翰这是对陶笉然不满的信号!

  基于这种猜想,慕容一家都欢天喜地,动作迅速地挑了下一代最聪明的孩子,给送到了京城去。

  为了等教材,也为了让世家们有空慢慢挑选适合的孩子,幼儿园也跟其他行知学院一样,选在了九月份正式开学。

  在这之前,就让宝贝们好好享受这最后三个月的,无忧无虑的玩耍时间吧!

  跟宝儿这个喜欢逃学的小娃娃不同,六岁的罗德克对于专门为自己开设的行知小学,十分喜爱!每天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面,乐不思蜀,已经完全忘了自己来瑞朝的目的。

  但是他忘了别人可没忘,特别是那几个专门来寻找他的人。

  那几个人在暗卫专业的审问机制之下,能说的已经吐露得差不多了。

  这几个人原本是奉匈奴前可汗之命,护送罗德克离开的忠实士兵。

  但是这几个人只是士兵而已,根本不懂得什么生活经营之道。早早的就将自己丰厚的积蓄给挥霍光了,但忠心耿耿的他们,并没有染指老可汗留给罗德克的财宝

  为了不让罗德克跟着自己过着贫穷的生活,这几名士兵决定,他们出去打工赚钱,让罗德克跟着奶娘一起在高丽定居,

  为了给罗德克丰厚的生活条件,这几人一年到头也就回去高丽一次,却没想到他们这次回去,罗德克已经不在高丽了!而奶娘也已经去世!

  他们只能根据奶娘留下的线索前往瑞朝,却没想到刚到京城就被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