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503)

2018-04-07 炀师

  犹豫了许久,戚博翰又对范忠道:“你送去给皇后吧。”

  范忠闻言,有些诧异的抬头看了一眼,但很快将情绪隐了下来。接过信件,转身往偏殿走去。

  陶笉然接过信件的时候,宝儿和贝儿就在自己怀中。

  看到贝儿已经逐渐长开的五官,恍惚之间陶笉然似乎看到了冷月的脸,一时间还有些愣住。但他很快反应过来,接过信件之后,便当着宝儿和贝儿的面拆了开来。

  宝儿十分好奇地攀着陶笉然的手臂,小脑袋往信纸上凑:“爸爸,这是什么?”

  陶笉然轻抚着宝儿圆滚滚的脑袋,微笑着解释道:“这是信。用来跟远方的朋友联系的。”

  宝儿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然后做出一副自己能看懂信上的字的模样,目不转睛地盯着信看。

  陶笉然见到宝儿这副可爱的模样,忍不住笑了一笑,然后才将注意力放到信上。

  距离上一次收到了冷月的信,已经快一年多了。

  而这封信寄出的日期,竟然是距离上一次信件只有一个多月之后。

  这倒是让陶笉然有些惊讶,因为冷月以前的寄信频率,都是几个月甚至一年半载都没有一封的。莫不是遇到了什么意外?!

  陶笉然急忙往下看。

  冷月在信中说到,自己已经乘上了远离瑞朝的商船,打算随着商船四处看看。而这封信是因为在一个中转的小岛上,遇到了准备回瑞朝的商船,加上听船长说在接下来的航行之中,基本不会再遇到别的船队了,而回程归期也不一定。所以冷月趁着最后的机会,给陶笉然写了这一封信。

  看到这里,陶笉然才松了一口气。

  冷月在信上详细描述了海上的所见所闻。虽然她在海上的这一个月时间,上岸的次数不多。然而,原本应该是很枯燥的航行,对于冷月来说,却是处处新奇。

  所以这封信的厚度也十分惊人,陶笉然花了小半个时辰,才仔细阅读完。随后又不由得感慨,冷月或许就是天生的写游记的诗人,辞藻华丽但是并不晦涩难懂,海上的种种风光在她的描述下,能让陶笉然在脑海中想象到那种波澜壮阔之感。

  不过,陶笉然没有那种文人风骨,只感慨了几秒,重点就全部转移到了冷月在路途中曾经吃过的,一种很特别的食物。

  根据冷月的描述,陶笉然一下子就认出来了,这不就是番薯吗?!

  陶笉然激动得呼吸都不由得粗重起来,连忙将宝儿贝儿放到地上,对奶奶们亲自交代了几声,便急匆匆的往御书房去了。

  “博翰!重大发现!你快看!”陶笉然也没有说个前因后果,直接将冷月在信中描写番薯的那一段,拍到了戚博翰面前。

  戚博翰早已习惯了陶笉然的套路,没有去看那个信纸,而是直接问道:“怎么了?”

  “番薯!这应该是番薯!你快派人去找!”陶笉然激动得有些语无伦次。

  戚博翰却听懂了,拿起信纸仔细查看了起来。

  冷月在信中并没有详细记在这个番薯的来历,或许是她也不知道,因为她只说到在船上,突然有一天看见了船员在吃这种东西,这才偶然发现的。

  这种含糊不清的线索,寻找起来十分困难,戚博翰却早已习以为常,对陶笉然道:“这些商船出海一般都是有固定路线的,既然这条船上有人吃过这种番薯,那其他商船上的人说不定也见过,可以派人去码头找一找。”

  陶笉然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苦恼道:“可是我也不知道冷月,是在哪个码头上船的?”

  “派人去查一下这封信的来历不就知道了。”戚博翰看着陶笉然在这种地方犯傻,只觉得自家爱人真是可爱无比。

  陶笉然对自己刚才犯的傻丝毫不以为意,连忙点了点头,转而激动道:“这个番薯可是好东西!不仅产量大,而且特别好养活!如果能在瑞朝普及开来的话,至少可以养活,比现在多几倍的人口!”

  戚博翰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被志在必得的气势压了下去:“既然如此,那更不能放过这条线索了。”

  “对呀,而且番薯都出现了的话,你派人去查的时候,顺便可以查一下有没有玉米和土豆。这两种也是同样高产的农作物。”

  第245章

  可惜的是,陶笉然穿越过来这么久,早就忘记了这些东西的原产地在哪里了,不然还能直接派人寻着目的出去找,也不用像现在这样无头苍蝇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