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579)

2018-04-07 炀师

  翁元基如今也有了一头花白的头发,坐在主位上,脸色沉稳,让人看不出他的心思。

  底下的人很快吵成一团,群情激奋得似乎要冲进宫去,废了陶笉然的皇后之位。

  唯一还算冷静的,就张霖和公孙德业两人了。

  两人对视一眼,悄悄溜出了客厅,躲到幽静之处正准备谈话,却见翁元基朝他们走来。

  翁元基看着两人一脸尴尬的模样,忽然叹了一口气:“当年我们共同辅佐陛下的日子还历历在目,没想到如今却变得生分了。”

  “生不生分又有什么要紧,左不过都是陛下的人。”公孙德业意有所指地答道。

  “是啊,我们都是为陛下效力的人。”翁元基说着,眼神凌厉地看向公孙德业,“听说,公孙兄家中嫡次女,说给了皇后的亲弟弟?”

  一旁的张霖闻言,十分诧异地看向公孙德业。

  公孙德业并没有慌张,毫不避讳地承认道:“这婚事,是范公公牵的线,愚弟可不敢不从。”

  “陛下这是什么意思?”张霖脑筋没这两人转得快,很是纠结。

  公孙德业一把扯过张霖,道:“意思就是,丞相府中所图谋的事情,下官不敢参与,下官先行告退了。”

  翁元基却并不肯轻易放过:“是告退还是去告密?”

  张霖这时候可算想明白其中的关系了,听到翁元基这么说,无奈地摇摇头:“丞相莫不是忘记了陛下身边那神出鬼没的暗卫?这件事情,恐怕陛下此时已经知道了!”

  说完,张霖便更公孙德业离开了丞相府。

  张霖更是气不过,对公孙德业吐槽道:“他难道当真以为,区区一个臣子,就能逼迫皇上做事了吗?!”

  “他身居高位多年,心也膨胀了,已经不再是当年的翁先生了。以后少跟他来往,等着就是。”公孙德业说完,眼中划过一丝冷意。

  当年在宁安的时候,明明自己的官位比翁元基高。翁元基不过是运气好被留在了京城,才有今日的成就。若是当年跟着戚博翰来京城的是他,如今是什么局面还未可知呢!

  不过现在翁元基自寻死路,那个位置,也该换人来做了。

  戚博翰一派群情激奋,陶笉然这一派的官员们,却是有些尴尬。

  老板给安排了一个女同事,这件事他们要不要反对呢?要怎么反对呢?以后该怎么跟女同事相处?真是让人纠结。

  陶笉然的手下大多是寒门学子,腰板没有戚博翰那一派的那么硬,碰到这种事情,哪里敢跟老板硬肛。

  于是乎,很诡异地,陶笉然这一派风平浪静,大家都当做无事发生过一样。

  第二日早朝,翁元基为首的十数名大臣跪在地上,痛斥陶笉然行为不端,请求戚博翰废后。

  陶笉然听着,真是觉得可笑至极:“如今帝后平起平坐,你们以为皇上凭什么废朕?”

  陶笉然这么一问,所有人都哑口无言。

  虽然当初说的是帝后平起平坐,但是谁都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潜意识里还是把陶笉然当成比戚博翰低一等。

  而且光看朝中官员的分布也能看出,戚博翰党占据了尚书令和左仆射两大高位。陶笉然党,官位最高的也就一个慕容温瑜,其余全是小鱼小虾,还大部分外派到了地方。

  只看这势力,所有人都觉得陶笉然不如戚博翰。

  看到这群人不以为然的神情,陶笉然更是气笑了:“诸位莫不是想逼陛下挑起内乱?朕在沂州的十万兵马,随时奉陪到底。”

  陶笉然这话一出,戚博翰党们才突然惊觉,如今在瑞朝和匈奴边境,掌控十万兵马的三名将领,全都是陶笉然的人!

  而且那十万兵马,经历过跟匈奴的血战,个个骁勇善战,装备也全都是兵工厂做出来的新玩意儿,还配了打匈奴用剩的九十多枚炮弹……

  在看戚博翰这边,王君浩领兵五万在西南,可那边许久没有战争,这些士兵战斗力再强也有限。王寅领兵三万,驻守京城,这三万兵马更不用说了,没在京城沉迷声色已经非常不错了!

  这两厢一对比,陶笉然哪里比戚博翰弱?摆明就是戚博翰弱爆了好吗!!!

  看到他们都冷静下来了,陶笉然可算出了一口气。冷哼一声,才道:“既然想明白了,就起来吧,跪着多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