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搞义务教育_作者:炀师(597)

2018-04-07 炀师

  陶笉然闻言,这才稍稍放心下来,开始准备自己离开京城后,朝中的一切事宜。

  行知学院方面,有慕容温瑜、习天韵和王婉凝三人。想来不会有什么大问题。

  而军粮调度方面,有公孙德业和张霖,也足以让人放心。

  但是为防他们不在京城期间,有人趁机生事,戚博翰把王灵均拉到了门下侍中的位置,从理论上来说,跟翁元基的尚书令,算是平起平坐了。

  虽然门下侍中也是三位丞相之一,但实际上的权力比尚书令还差了一些。把王灵均拉到这个位置,主要是为了让他从名义上,能跟翁元基抗衡。这也算是再次变相的制衡翁元基。

  今年六月刚毕业的军事学院的一万名新生,并没有派到突厥边境,而是全部补充到了守城卫军的军队里。

  陶笉然还将丁青云从匈奴边境调回京城,与王寅共同执掌这一支军队。

  若是有个什么意外,这两人应该可以把京城给守好。

  还有掌管着国库的户部,陶笉然提了公孙德业的弟弟公孙明志任户部尚书,又提拔了从第一届公务员考试中,脱颖而出的陈万勇,任户部侍郎,也防止公孙家两兄弟有了权势就变心。

  到了十月份,突厥和瑞朝军队终于有了第一次接触。

  这一次,都是双方的一次试探,出战的兵力都不多。

  所以王君浩并没有亲自上战场,而是在后方拟定了作战计划之后,让王家和冯家的两个小新人带队上阵,算是给他们实战演练。

  也因此,这次第一仗的结果,双方输赢并没有很明显的区别。

  这让突厥一行士气大振!看来瑞朝就算能打败匈奴,也未必能打败他们突厥嘛!

  突厥那边不自量力地开始盲目进攻,而瑞朝内部却跟平时没有太大的差别。

  陶笉然和戚博翰在参加完京城行知中学演讲比赛的开幕式之后,便正式在早朝中宣布。要微服出巡。巡视国土。归期未定,让大臣安分守己,替他们好好守好瑞朝的江山。

  皇帝离京巡视国土的事情,以前也有不少。但是别人都是带着重要的臣子和妃嫔,摆着皇帝的仪仗,大摇大摆地出巡的。

  像陶笉然和戚博翰这样,偷偷摸摸微服出访的,少之又少。

  不过对此,人家戚博翰也有官方说法。

  以前皇帝离宫巡视国土,由于声势浩大,所耗费的银两也更是浩大。

  如今涝灾刚过,突厥那边又在打仗。国库空虚,他身为皇帝要以身作则,勤俭节约,不能铺张浪费,这才无奈选择微服出巡的呀。

  听戚博翰鬼扯了那么一番,臣子们也便坦然接受了。毕竟帝后出巡的事,前几个月宫中便已经透出来消息了,他们也早做好了心理准备。

  跟大臣们交代好看家的任务之后,陶笉然一家子便往南边出发了。

  按照计划,他们会沿着第二期国道开凿出来的大运河,由北一路往南,穿过瑞盛中部和南部的腹地,最后到达宁安。

  皇家出行的马车自然是尽奢华又舒适,陶笉然并没有为了低调,而全部舍弃这些装备。而是让人把那些浮夸的装饰都去掉,马车外表也换成了低调的藏蓝色,但是内里的陈设却完全没变。

  这一辆马车,足足需要六匹骏马才拉得动,那体型可想而知。

  陶笉然和戚博翰两个成年人,带上四个已经六岁的孩子坐进去,丝毫不显得逼仄。

  马车内垫了好几层柔软的棉垫,中间有一张圆形的茶几,上面摆放着点心和茶水。茶几以及茶几上面摆放的东西,都有暗扣。在马车行走的时候,让它们不会摇晃翻倒。

  在车厢内,还有藏着被褥和一些日用品的暗格。晚上把茶几放到外面,棉被和枕头拿出来,一个马车里面可以睡两个成年人!

  而马车的材料也是特制的,不仅防水、防火、隔音、保暖,还能扛得住利器的袭击!

  就连普通马车只是一道布帘的车门,这里也换上了跟车厢一样的材质。只要不开门,就算离殇遇到了刺客,陶笉然和孩子们呆在马车中,至少也能撑得住半个时辰,等待救援。

  这样厉害的马车,他们备了三辆。

  按照计划,一家人白天会集中在其中一个马车上。到了晚上,陶笉然在一起睡,四个宝贝们睡到另外一辆马车上。

  剩下一辆,让随行的奶娘和丫鬟们轮流乘坐,算是福利,也算是掩人耳目的一招。不让外面的人,一眼就认出一家子在哪个马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