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旁人都能做到这一步,作为亲戚的焦裕丰家,自然只能做的更好,这也难怪焦裕丰如今这么伤脑筋了。好在他不是一个人,还有个儿子能当半个幕僚用,看看,这会儿不就用上了。
“若是说长久的营生。。。二奶奶养鸡的事儿其实就挺好,不过这已经有她在做了,二十来只呢,若是加上村子里其他人家的,产的蛋也不算少了。这附近,除了爹你送衙门的那些,其他要买的不多,再让春爷爷干,未必合适。对了,可以养猪,春爷爷本就会采药,那这割草什么的,必定更顺手,不会弄错了毒草什么的,指不定还能防疫病,养的更好些。要是再能弄点豆子做什么豆腐干之类的,那这豆渣也能养猪,养上两只或者三只,只要一二年,卖出去就又是十两以上,甚至是二十两,足够这爷孙两个过日子了。每年一次,卖了大的,继续买小的,这么循环,害怕没出息?在家上春爷爷还有两亩地,有了这个补充,日子肯定过的不错。”
焦世博这么一开头,焦裕丰脑子也打开了,在屋子里转着圈的边想边说到:
“这是个法子,不但是如此,他家院子不小,咱们还能帮着种上两颗果树,比如枣树什么的,不用怎么伺候,到了时候就有收获。另外还有院子周围今年大家伙儿都种下的金银花之类的东西,一年收一次卖钱,也能值几个银子。这些加在一起,好啊,你春爷爷每年细算下来,出息还是可以的。即使有什么不妥当,还有咱们在,帮上一把,怎么都能过了。等着过上几年,那孩子大了,能跟着干活了,这负担也就轻省了。”
细细的算到这个份上,焦裕丰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这一次焦大来,也和他说了这春爷爷家孙子的事儿,说是让他多帮上一把,好歹让这春家不至于绝后。还特意留了五两银子,说是让他适时接济一二,如今这样,想来他也能体面的回话了。嗯,那五两,索性等那孩子来了,也当成焦大给的见面礼?不错,这是个不错的理由,这样这银子到了春爷爷手里,也能宽泛些,不至于为了省钱,为了养孩子,自己不舍得吃喝什么的。
对了,还有一个事儿他能干,能帮春爷爷省钱。
“儿子,你记得提醒我,这几日去贾家后街收拢些孩子的旧衣裳,从五六岁到十来岁的都成,不管夏衣还是冬衣,咱们都要,到时候清洗干净了给你春爷爷送去,也好省了他这置办以上的银钱。”
“咦,这是个好法子,反正咱们总去收衣裳,容易的很。”
许是往年在现代的时候,这父子两个关起门过自己的日子过多了,亲戚什么的往来有些生分,如今到了这么一个讲究亲族血缘的世界,一下子打开了这父子对这方面的渴望和激情,明明焦大只是让他们伺机帮扶,到了他们手里,那真是差点没连着日子都帮着一起过了,这热情的,也不知道春爷爷能不能受得住。不过不管怎么说吧,有了他们,那孩子还真是回来对了。在舅舅家,再怎么好过,总比不得这里,有那么一个把他当成心尖子,命根子的祖父,有这么两个热情的亲戚,未来这个叫锤子的孩子,成为焦世博最亲密的兄弟也已经可以预见了。 焦裕丰这里满脑子都是乱七八糟的事儿, 这日子过得那是相当的热闹,而另一头贾家, 这也没见的平静道哪里去。前头说了, 因为焦裕丰那神来一笔的告状,让整个贾家都有了不小的改变, 那史氏妥妥的送进了佛堂,说是修身养性,可只要是知道的都明白, 在贾赦即将大婚的情况下, 即使以后出来, 那管家权也没了, 想做点啥,那亲信也一扫而空没了帮手。
这从长远来说,确实对贾家是天大的好事儿, 反正只要是看过原著的,都知道这一点, 可现状却又有些不一样。你想啊, 没了精力充沛的管家人, 没了好些人手, 在这个现状下, 贾代善的老娘这会儿会忙成什么样?又是管家理事, 又是要教导孙女,又要收拾大孙子成婚的屋舍等等,忙乎的好久都没怎么动弹过的老太太那是差点没犯病。
再也不能这么下去了, 再怎么强撑着,老太太指不定要少活多少年呢。好在她前些时候托人询问教养嬷嬷的事儿已经有了结果,这不是,这日贾代善刚从焦裕丰家那边回来,就被老太太找去,告知了如今的最新动态。
“前些日子寻的女夫子虽说在读书识字,琴棋书画上教导的都挺不错,只是这些本就不过是给孩子填些光彩的东西,不怎么实用,关键的还是要学那些管家理事和内宅手段,这才是孩子出嫁后能在夫家立稳脚跟的本事。还有那些个礼仪规矩,各种官阶的区分,珠宝料子的分辨,甚至是一些调理身体的本事,这都要紧的很。咱们不求这些孩子出了门子之后,对娘家能有多少臂助,只要不拖后腿,不丢了贾家的脸,能安安生生的过活,也算是没白养活了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