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烈听完只想反问,那你知不知道你也只是一个人?何必那么决绝孤高,好像这方天地都容你不下,留你不住?
至于狄其野说的其他那些,顾烈没有去想,没有必要,他已经背了太久太久,习以为常,放不下,也不会放下,他背得了一世,就能背第二世,这不算什么,这就是身为楚王孙的责任,狄其野只是不明白。
狄其野不知道自己这么说顾烈究竟有没有听进去,顾烈的表情变化越来越少,如果刻意隐瞒,就连狄其野也很难察觉到。
一时寂静无声。
顾烈与狄其野四目相对,默默无言,顾烈沉思良久,却说:“我回答了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问你一个问题了?”
没想到等来这么一句话。
原本想给自己讨价还价的狄其野反被讨价还价,他哭笑不得,翻白眼道:“你问。”
顾烈拿起青龙刀,此生它跟随狄其野四处征战,饮血无数,总算没有辱没宝刀之名。
顾烈凝视着青龙刀问:“你现在还觉得,一把刀若是不再有用,就该断了熔了,免得相看两厌吗?”
狄其野没好气地反问:“不然呢?”
“若是这把刀自己不愿意发挥用处,任人设套呢?”
世上哪有这样的刀?又不是智能机甲。
“何必强求,”顾烈越问越奇怪,狄其野只觉得莫名其妙,“这把刀似乎有自己的原则,难道还要强求它改变吗?”
听了狄其野的回答,顾烈更加沉默。
直到凉风更急。
他站起来,伸手给狄其野:“回去?”
狄其野握住他的手,借力站起身来,无双也跟着一咕噜站稳。
二人一马,在星空下走回了楚营。
第75章 喜欢什么
狄其野率楚军全力攻打雷州。
说全力, 狄其野其实是交给了五大少, 把阿左和阿右派出去攻城, 虎豹狼骑也随左右都督自行分配。
而狄其野自己,这回真正有了大将军的样子,不再是一马当先冲锋陷阵, 而是和主公一起跟在打前锋的大军身后,为大军掠阵,稳定军心。
左右都督和虎豹狼骑都很感动, 认为将军是给他们机会攒军功。
狄其野一点都不推辞地接受了感激。
实际上, 倒也不是狄其野开始摆大将军的谱,而是他一方面是觉得雷州的北燕守军连三分战意都没有, 打起来完全没有意思;另一方面是想跟着顾烈。
那日星夜谈话,狄其野总觉得最后有哪里不对劲。
《孙子兵法》有言,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 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狄其野对着先贤言论思来想去, 觉得既然自己十分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已经知己了,那么还没拿下顾烈的原因,就只能是不够知彼,也就是还没有完全了解顾烈。
这么想来,顾烈那夜终于愿意开口说说往事, 倒是个好兆头。
所以狄将军就给自己挂了免战牌,只放手下五大少出去欺负北燕守军了。
而顾烈也从那夜悟出了一个真理。
如果说,治大国,如烹小鲜。
那么,治狄其野,也是三个字,慢慢熬。
对这头倔驴,急是急不来的,怀柔似乎没用,来硬的更不吃,狄其野行事自有一套原则,两辈子都没改过。
就算如今心悦顾烈,也没有半点妥协的意思,顾烈先前有些心急,现在看看急了也没用,反而就不急了。
既然狄其野的心病得慢慢熬着,那心动这个问题,就得排到前面来了。
然而心病和心动,既然都关乎于心,最终必定要殊途同归。
顾烈从来是深思熟虑的人,做事走一步算十步,两辈子都没只看眼前过,让他忽略以后必定会出现的巨大问题先谈个情说个爱,这本身就是个问题。
抛开心理上放不下的担忧不谈,实际操作上也有问题,这个问题相当显而易见——没有经验。
但这个问题解决起来就相对简单,不会,那可以学。
而且顾烈还有个现成的效仿对象,狄其野。
就算顾烈没有经验,但基本步骤还是明了的,既然动心了,就要追求,追得两情相悦了,那就可以诉说情衷了。
自己已经动心,那下一步,自然就是追求。
顾烈摊开纸笔,回顾狄其野做的那些可爱傻事,总结起来就是两条,一是送礼,二是说一些傻乎乎的话。
顾烈在纸上写了个“礼”字。
送礼么,顾烈上辈子赏过无数人无数东西,虽然现在还未登基,但身为楚王,顾烈还是颇为富贵的,钱不是问题,问题是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