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一菲的报恩之旅[快穿]_作者:柳云起(538)

2019-12-12 柳云起

    如果把大清那个蛮夷算上的话,好像还得去掉康熙雍正那两个化外之民。

    谎话说多了,自己都会信。

    虽然他这谎话不能自圆其说。但赵祯他自己愿意信就行了。

    深信这套理论,把自己标榜为千古一帝的赵祯,如今也有些飘飘然了。

    看吧,千年历史,自宋之后,这天下除大明朝外,就没真正的安宁过。

    他看不上元,更看不上清,近代更是一出出人间惨剧。

    那繁华昌盛的现代,让他颇有几分向往,但在他眼中,那却是最没王法的一个时代。赵祯对没有皇帝的现代,打心眼里就排斥。

    唐一菲与赵祯对坐,两人都不言语。

    唐一菲看不懂这位仁宗的阿Q精神,你一个当皇帝的,何必自欺欺人?

    她准备今晚,就把这个给自己脸上贴金的,臭不要脸的皇帝。扔到说英雄谁是英雄的世界,让他见识见识真正的繁荣昌盛河清海晏。

    再将人扔到海上立国的大盛、射雕大宋、剑三大唐、陆小凤所在的大庆、隋末唐初的大周、倚天屠龙由明教陆危楼开创的大明。

    得让这位仁宗好好醒醒神,最好给他洗洗脑子。

    就算西游世界的大唐,也比他的大宋强出几条街去。

    他还好意思在这里沾沾自喜呢,说什么自他之后,再无帝王矣。还真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仁宗自说了那番自认为很得体的见解后,就陷入了自己的思绪中,不能自拔。

    幸好这辆马车很快就来到了开封府内。

    包拯、公孙策、白玉堂的到来打破了这种静默的氛围。

    不然唐一菲很有可能,直接将这位仁宗皇帝,及一众黑衣人扫地出门。

    难道是她出场的方式太过和风细雨,不够震撼人心?

    还是说她的态度太好,说话做事太过认真负责,以至于让这位仁宗陛下认为,她就跟包拯一样,是下界来辅佐他成为千古一帝的?

    看来,装逼是很必要的,出场方式必须震撼。

    平日里,一定要保持仙气飘飘的仙家风范,话能少说就少说。真要有人来求她办事,那也得三催四请,让那人付出痛不欲生的代价,才能勉为其难地答应。

    唐一菲在心里暗戳戳的想着,要不然给自己换个真神棍画风?

    待人到齐了,唐一菲也不愿意再应付这位陛下了,敢说自他之后再无帝王,也不先看看自己的脸有多大。

    有事弟子服其劳。三位弟子中,只有王怜花精通阴谋诡计,吃什么都不吃亏。

    所以,接待这群人的,直接从唐一菲,换成了王怜花。

    周伯通偶尔会插科打诨,洛哈林就站在唐一菲身后一言不发。

    唐一菲往主座上一座,闭着眼,身周一圈如梦如幻的粉色阵法,颇有几分仙气。

    她看似入定了,实则这里只是她的一个分身,她本人早不知道跑哪里浪去了。

    在这里听宋仁宗自吹自擂,还不如去河里抓条鱼,去山上抓只野鸡,或者去空间里,泡个灵泉浴。

    王怜花脾气不好,性格更不好,与他交流,让赵祯、包拯受了不少气。

    他们终于知道并不是所有仙人,都是好打交道的。

    但两人也是好涵养,无论王怜花怎么作怪,怎么为难他们,哪怕言语里带着讥讽,坐在上座的唐一菲不动,他们也就一直忍着,面上半点不显。

    他们这样的表现,让王怜花更是嗤之以鼻,师父之前待他们未免太好了,纵的这傻皇帝还当他们都要任他差遣呢。

    赵祯后知后觉,终于发现这位唐仙人,可能不喜欢自己了。

    包拯虽不知唐一菲为何态度大变。

    但据白玉堂报信时所言,这一路上,自襄阳到京城,这位仙人还是态度非常温和的。

    这样一来,定然是白玉堂走后,他们来之前,发生了他不知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