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沉默了,建文帝不死,他心不安。但以他现在的实力,朱允文真的能威胁到他吗?
最终,他又征询唐一菲的意见:“唐姑娘,您可有什么好办法?”他这样说,就是默认了,可以留朱允文一命,但是他必须不能碍他的眼,不能妨碍他的大事。
唐一菲:“好办法没有,最简单的办法倒是有一个。”
面对朱棣的疑问,唐一菲直言不讳:“陛下若不愿杀他,只需把他送到其他世界,管他是要入朝堂干一番大事业,还是做个闲云野鹤的高人,都随他去吧。”
朱棣:“好,就依你的办法吧。不过,我想再见他一面。”
这事好办,唐一菲很快将朱允文,从某个犄角旮旯的山中野庙里,给带到了朱棣面前。
面对穿着一身看不出原色,打了好几个补丁,衣角破碎,布鞋上还套了一层草鞋的光头僧人。
朱棣是震惊的,他从没想到,朱允文会混得这么惨,看这情形,吃也吃不饱,穿也穿不暖,跟个乞丐也不差什么了。
再看看那些假冒朱允文的,虽然大多都是别人手上的傀儡,却都能做到衣食无忧,奴仆成群。
就是朱棣都有些为这个大侄子抱不平了。真的还没假的过的好,太没天理了。
朱棣一言不发,抓住朱允文的手。让唐一菲带他们去了昭狱,看了那十几位还未曾处死的假朱允文。
至于之后,他们两人在天牢中,又说了些什么,就不为外人所知了。
唐一菲也不知道,她也不是那么想听这些皇家秘闻。
她只知道,当她将朱允文送到繁荣昌盛,颇有现代风貌的大盛国,为他安排好了宅院管家下人。又将朱棣给她的金银报酬,转手送给他时。
他一脸平淡的说谢谢。
唐一菲将一枚玉牌交到他手上:“你就在这里好好过日子吧。以后无论出了任何意外,或是有什么为难的事情。都可持此玉牌前往楚宅、叶宅,他们会帮你的。”
朱允文深施一礼:“阿弥陀佛,多谢唐施主。”多谢你找到了我,多谢你解脱了我苦行僧般的生活,多谢你让我脱离那个世界,可以与那些人那些事永不相见,多谢!
唐一菲笑了,中年僧人虽已沧桑的不像他这个年龄段的人。
但他那双眼睛,还是温柔的,和善的。那其中的情绪很复杂很忧伤。却没有愤世嫉俗与疯狂。她还从中看出了真挚的感激,这就很好。
“大师客气了,你若喜欢礼佛,可以去少林寺。想谈玄论道,可以去纯阳宫。如果想看些文雅的东西,可以去长歌门,那儿多的是诗书子弟,也有辞官归乡的大儒名士。若喜欢杂学,可以去万花,琴棋书画诗酒花茶、医药、天工,他们无一不精,无一不妙。”
朱允文眼眶微湿,自从走出那座皇宫,他一直在逃亡,逃亡的日子太苦太累太过艰辛。为了活下去,也为了麻痹自己,不让自己想起曾经的生活,不让自己想起为他死去的那些人。他入了佛门,剃度出家。
可这真的是他喜欢的选择么?这只是不得已之下的选择。
唐一菲继续道:“这儿的人,思想开放,男女平等,虽江湖势力林立,却无人敢在城中动武。你可以放心的在城中走动,真遇到强人,只需报上盗帅楚留香的名号,就无人敢欺。”
朱允文低下头去:“阿弥陀佛,多谢唐姑娘,了凡会好好活下去的!”
※※※
唐一菲再去皇宫见朱棣时,他已经下旨,封唐一菲为国师。
这个称号,还是唐一菲第一次得到。
一看到这两个字,唐一菲就想到了史书上,曾获此殊荣的:杨筠松、袁天罡、丘处机等人。还有某些影视作品中的邪魔歪道。
国师,说好听了,是历代帝王对于宗教徒中,一些学德兼备的高人所给予的称号。
说难听了,就是幸臣、佞臣,像某些皇帝为求长生,给弄回来的妖道。
当然了,当国师,也有当得很好的,像什么无双国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