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皇帝并不知道这些人全是假的,所以,这一招托梦,非常的有用。
这位皇帝并不是个一条道走到黑的人,尤其是在这么多祖宗都来缠着他的时候,他直接将那些坚持禁海的大臣重重申斥了一翻,还有坚持不悔的,就罢其官位,令其还乡。
这样一来,禁海一事,自然就再无官员提起。
反而在之后的几十年里,皇帝一直在支持海上贸易,大力发展海军。
一开始,他还认为祖宗们太刚,死了还来阻碍他实行自己的政策。
可后来却发现,海上贸易所得银两,比之整个国家每年的税收,还要多上几成,而随着船只的增多,海运昌盛,所赚金银更是数不胜数。
国库丰盈了,私库溢满了,皇帝再想做其他事,就简单了许多,像是往年的徭役,现今都是国库出银子,招百姓为工人。
再有税收的重点,再不是农业税为重点,而是以商业税为重点。农业税收的点数直降了百分之五十,且还有再下降的可能。而食盐,也不再是官府专营,如此一来,就使的整个中原,食盐的价格一降再降。
有了这三项利国利民的好政策,不说百官,至少百姓,是人人称颂其为圣天子。
再有遇到灾年,荒年,粮食不济时,有从海外诸国收购的粮食,自也可以应付一时。
虽说因海外贸易的事,与海外诸国,偶有摩擦,也曾与某个国家发生战争。但因积极备战,海军训练有素,武器先进,反而打了一场大胜仗,在海外开疆拓土,为自己的小儿子,找了一个好归处。
一生只得了两个儿子的皇帝,至死都认为,那一年,幸好有祖宗托梦。否则,他就算禁了海,海外诸国强大起来,总有一天会打上门来。
而他的两个儿子,又怎么可能如现在这般,一居中原,一居海外,两人守望相助,兄友弟恭呢。
完成了龙王托付的大事,皇帝处置了坚持禁海的大臣。唐一菲心情大好,到了此时,她才后知后觉,自己好像在龙宫里忘了点什么?
忘了什么呢?
掰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没发现自己丢下什么宝贝。二统也乖乖的呢,心大的唐一菲找了家酒楼,自去吃喝了。
趴在她肩头的瘦了几十斤的二统,哼唧了两声。最终决定不提醒自家主人了。反正马骥,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反正,自己都要饿晕了,主人还不给吃的,也不许他外出觅食。记不得这点小事,实属正常。
吃饱喝足,无所事事的唐一菲,准备先去瞧瞧自家七位好友。
虽然他们现在还没恢复记忆,那也是自家好友啊。
她得想想,纯阳六子加七人,那么该叫他们纯阳十三子?还是纯阳十三太保?
这名号,怎么有点怪怪的呢?
果然还是七个人最好取名号了,像武当七侠、全真七子、七剑下天山。哦,唐末的十三太保也很出名呢。
努力挥掉脑海里这些有的没的,唐一菲迅速赶往纯阳七位太保附近。
她到的正是时候。
七位太保,咳,唐一菲的七位好友,正与一位绿脸红胡子,相貌凶恶,眼神如电的叛官对峙。
原来七人正遇到地痞无赖杨大年,搬着梯子翻入一大户人家的后院,七人见他鬼鬼祟祟,忙跟了进去,查探究竟。
见他进了人家小姐闺房,就要行凶害人,直接将人制服,准备天亮就送交衙门,却不想正巧遇到这个容貌丑恶,如庙里木雕泥像般的判官,此判官正是十王殿中的陆判。
双方一见面,就有些剑拔弩张。
陆判先称这家的小姐、丫环,本已命绝,今日必死,说他们七人此番救人,乃是改了天命。
天命不可改,就算救下她们一时,下一刻,说不定会有更大的灾祸等着二人。
七人对此,却是嗤之以鼻,你说她们命该绝,就该绝么?
况且,就算她们命该绝于今日,你一个判官,不好好的办公,跑来这行凶现场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