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慕容冲_作者:楚云暮(282)

当年慕容冲兵围长安,苻坚曾遣使送来一席稀世罗绡所织就的锦袍,洋洋洒洒地附了一封诏书:“念卿远道而来,衣食孤寒,赐卿锦袍一袭,寥寥旧物,明朕心迹,卿当记取当日赠袍故事,恩爱情深,何至兵戎相见,刀斧加身?”以旧日娈宠之事相讽,堪称极尽羞辱;然则如今所赠却是自己日夜贴身所着,不复寥寥数语,个中情怀有如天壤之别…拓跋珪所不知道的是,在任臻看来,苻坚此举还因当日在三关口别离之际,任臻曾撕下衣摆,盖上御玺,以空白圣旨许其江山共享——如今苻坚效法,一是千里报讯,二为交换信物,两人心意相通,从此自可各执一端、睹物思人,纵使天涯相隔似乎亦能化作咫尺之遥,心底如何不感念高兴?

拓跋珪面无表情地将那半截衣袖折好放入匣中,再原封不动地放回枕下。

他借着这姿势,第一次这样近距离地俯视着任臻——在宫灯摇曳而昏黄的烛光中他睡地很沉,平日里的精明肃杀之气仿佛因此而冲淡了不少,唇边似还若有还无地噙着一朵浅淡的笑——这雕梁画栋的华美龙床就像一张牢笼,他却甘之如饴。

可恨、可恶、可气!可他却偏偏难忘、难戒、难断!

拓跋珪微红了双眼,忍不住轻颤着伸出手去抚上了任臻的双唇,火热而湿润。

为什么他不行,为什么只有他不行!?

他着魔似地反复扪心自问,自然是无人回答的。似要亲自去找寻答案一般,他终于缓缓地低下头去,在他的唇上珍而重之地轻轻一吻。

第91章

长安春光将尽,姑臧流水落花。

苻坚自改组军队以来,以杨定为主将,攻城掠地,沮渠男成连连失利,最终不敌后撤,数月拉锯,姑臧城破,沮渠兄弟护着吕纂撤出国都姑臧,慌忙朝北部的张掖郡逃去。经一年内战离乱,苻坚再次入主姑臧,重掌大权,封赏有功之臣,捉拿未及逃走的吕纂余党,十天之内便雷厉风行地稳定了姑臧政局。同时举行国葬,为死于此战的所有将士立碑纪念,当年为其身死的护龙卫统领摩诃封为平虏将军,恩恤其族。而于战争中伤重而亡的三河王吕光则备极哀荣,谥为懿武皇帝,然诸吕子侄在内战中伤亡过半,有在生的亦跟随吕纂远走,故而凉州吕氏自“懿武皇帝”之后名存实亡,可叹吕光戎马一生、筹谋半世,终是与王道霸业失之交臂。

同时,苻坚正式发“天王诏”,斥吕纂僭越谋反,大逆不道,天下共诛之,同时于都中调兵遣将,眼看就要再次出兵追击。

山路之上,万余残兵不张旗帜、悄莫声息地迤逦而行。最中间的一架华丽马车之上,忽然探出一个头戴冕旒的男子,扬声问道:“还有多久能到张掖?!”

在旁骑马的青年将军闻言便道:“天王莫急,这条山路虽然绕远了些许,但隐蔽地很,不易被苻军追到。”

吕纂气急败坏道:“当初在姑臧,你也是这么与孤说的!什么’苻坚败亡在即‘什么’沮渠氏的军队锐不可当‘——结果都是在欺君!”

沮渠蒙逊微乎其微地皱了皱眉——他倒是不怕吕纂在此时还“天子一怒,血流漂橹”,横竖现如今还留在身边“护驾”的军队多是沮渠氏之兵——忠于吕纂自己的亲卫军队不是在姑臧之战中被他悉数填了进去,充作断后就是先行派往张掖——目前就剩一个光杆皇帝,谁会真心惧怕?只是他公然表示对沮渠氏的不满却是不妙。盖因自开战以来男成与蒙逊两兄弟早就貌合神离,而吕纂是蒙逊捧上台的皇帝,两人名义上共同的主子,蒙逊此时当然还需要他从上平衡弹压一番。便好声好气地解释道:“苻坚奸狡,攻心为上,凉州臣民多被蛊惑;又得杨定为将,西燕借兵,我们不得已才撤出姑臧,也是为了留得青山——天王,我们沮渠氏本来世镇陇山,不失为一方诸侯,如今为了天王陛下背井离乡,难道不是尽忠?”

马车内又伸出一双雪白的柔荑扶住了吕纂的手臂,将其劝了进去,正是身怀六甲即将临盆的皇后杨氏。蒙逊在马上听车厢内传来几声私语:“即便陛下对战果不满,在外作战的也一直是男成将军,与蒙逊将军无关啊。他一直留在姑臧城里尽忠职守,誓死护卫陛下周全——当日苻坚围城,若无他相救,臣妾与腹中的天家骨血只怕都不能全身而退。如此股肱良臣,陛下何忍苛责?

吕纂看了眼大腹便便的杨后,烦躁地摆了摆手,示意她住口——昔日明光宫中的莺莺燕燕早就风流云散,如今只有为他有孕在身的发妻杨氏还跟在身边,若是生得男丁,那便是他吕家唯一嫡子后人了,凉薄暴躁如他如今也不能不对杨氏礼敬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