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慕容冲_作者:楚云暮(507)

在无人之处,他手劲一松,鸣凤枪啷当落地,任臻颓然跌坐,脸色灰败,一派疲倦——自他以下,全军追敌已是三天三夜没能合眼,可沮渠蒙逊狡猾成性,擅布疑兵,行踪飘忽,自己居然死活也抓不住他!任臻懊恼愤懑地捶了捶自己的脑袋。差一点儿,只差一点儿,沮渠蒙逊就死定了!若是他的马能再快一点儿,他的枪能再狠一点儿,他的人马能再多一点儿,他就能为子峻报仇了!死了这么多人,熬了这么久的苦,还是功亏一篑!任臻将那袭血衣狠狠地攥在手里,埋首其中,忍不住浑身剧颤,间或发出一声两气的压抑的呜咽——他必须冷静,必须坚持,沮渠蒙逊送来姚嵩战死之时所著的披氅来就是为了攻心为上,叫他自乱阵脚!

他不能放弃,为了子峻为了自己为了死撑至此的一口气,他都不能放弃!

许久过后,任臻抬起头来,除了通红的双眼已是面色如常。他一跃而起,大踏步掀帐而出,先将方才被自己震吓住了的将领叫来稍加抚慰,而后下令扎营休整,同时布置人手,广派侦骑,再去四下查探沮渠蒙逊所部的退逃路线。

那将诚惶诚恐地领命而去,任臻望着他的背影,暗中思忖道:方才他并非纯粹迁怒。骄骑军是以慕容永为首的慕容氏一手创建,军中将领皆上下有亲,全是鲜卑贵族,就连他都未必完全指挥的动,所以当初才排除万难也定要建立天子近卫的虎贲军,凡是御驾亲征他必要带上死忠于他一人的虎贲军,方才度过了这大大小小的难关,可如今因为擅杀慕容钟,任臻恐镇守边疆的骄骑军发生哗变,会导致后方不稳,这才命兀烈带虎贲军回函谷关稳定局势,自己改率骄骑精锐与沮渠蒙逊作战——这支军队是慕容永亲自操练出来的,任臻倒不怕他们上阵不忠,只是,慕容德乃慕容垂之弟,名义上也算是他的“叔叔”,慕容氏轰轰烈烈一大家子人,便是两国交恶开战也未必没有暗地联络,他从以前开始就一直忌惮在心,自然不愿慕容超此时此刻来插一脚。

可天刚入夜,慕容超居然亲自来了。任臻不好将“盟国”的亲王扫地出门,只得接见迎了自己的“堂弟”,见慕容超是慕容家一贯的上好面貌,年纪虽轻,却气度轩敞,倒比当年那个养尊处优的后燕太子慕容宝像样些。任臻的目光不自觉地凝视到他腰间所配的那只嵌宝金刀之上,不冷不淡地略一颔首道:“金刀太子,久闻大名。”(注1)

慕容超这是头一回见到他那传奇堂兄——他年不到弱冠,前半生颠沛流离吃尽苦头,到如今进位南燕的北海王兼骠骑将军,人生也可堪称的上跌宕起伏,然而比起那个从娈童王子到一国帝王的慕容冲来,似还是逊色不少。他定了定神,将视线从面容英俊却面色阴沉的慕容冲身上移开,直入主题:“皇上可知驻守河东的魏军忽有异动,拓跋仪连夜点兵出城去了——正是因为我探听了此一消息,才带兵前来相助,皇上万勿起疑。”

慕容超自掌兵权,便奉慕容德致命驻守南燕与北魏在晋冀一带的边境地区,会探知河东太守拓跋仪的异动也属正常。任臻心中一动,顿时皱眉道:“他…这是要去接应沮渠蒙逊?”看来拓跋圭果然还舍不得沮渠蒙逊这员虎将——他日夜行军,死追紧赶,也正因怕沮渠蒙逊逃到魏境后等来援军,再放虎归山。

慕容超一点头,诚恳地叹了口气:“皇上自是知道沮渠蒙逊与后燕有参合陂杀俘的血海深仇,我叔父亲历此难,至今耿耿于怀,每每扼腕愤恨,恨不得手刃此贼以报此不共戴天之仇,为人子侄者怎不铭记于心?皇上您要沮渠蒙逊的项上人头,我等自也不敢相争,只想帮着略尽绵力——我率军跟住拓跋仪,可阻挡沮渠蒙逊残部与他会合,皇上自可率军将其部剿灭全歼。”他舔了舔唇,又道:“我们只是想报仇,与后燕的慕容宝可不一样。皇上有传国玉玺,已是天下共主,叔父虽称王却也知道自己没有与皇上您相抗衡的本事,慕容氏肯定以您为首——皇上若还是不信在下,那便扣我留军,做为人质,便不怕南燕军队不服调遣了。”

“朕记得参合陂之战的时候,你尚流落民间,只怕未必会生起什么同仇敌忾的愤恨之情,此举一为立功二为讨你叔父的欢心,毕竟慕容德年岁已高,又后继无人,举国上下已皆以你为‘金刀太子’,是也不是?”任臻冷笑一声,负手道,“至于扣为人质那也不必,朕还不屑以此要挟,信尔等便是。”换言之,他根本不觉得偏安青州勉强立国的南燕胆敢与他捣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