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校草亲妹妹[穿书]_作者:之昔(480)

2019-12-14 之昔

    不是因为德语难,她想挑战自己。而是因为刚刚那位教授推了很多文章,不少都是徳国人发表的。

    虽然有英语版本,但德国的机械和工程专业一直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有机会的话,云烟还想去亲自看看。

    现在身边有个欧洲人,云烟就顺着她的话说,“说到德语,我很喜欢徳国人做学术的态度,特别的严谨。”

    哪知道女生瞪着眼睛迅速的摇摇头,“不、不是你想的那样。”

    “嗯?”

    “他们严谨到了死板的地步,不,我不能以偏概全,但我还是想给你说说我接触到的徳国人。”

    红发女生说,“我们在读博士的过程中,目标就是解决一项科学问题。但是你要知道,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会遇到一系列的难题,最后还很有可能得到一个错误的结果。”

    云烟对此深有感同身受。

    她现在就处于这么一个研究状态,不知道这些算法组合之后,到底能不能帮助计师兄解决材料的问题。

    但她还是得做下去。

    毕竟这完全是一项新的知识,没有前人的研究成果可以借鉴,一切只能靠自己。

    不过云烟心态也不错,她觉得错误累积的多了,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真正的研究都一个不断犯错、犯错再犯错的过程,然后研究者就跟武侠小说中写的一样,突然间打通任督二脉,大脑中有了新的灵感。

    就知道该怎么解决自己提出来的问题了。

    云烟想,计师兄已经研究了无数通路的问题,半年来证明这条路走不通。

    那自己就换个思路,从算法入手。

    这就好比出发点、通路、目标是三个点。

    必须要达到自己目标的时候,如果通路这个点走不通,那就绕过它,换成算法,再试试可不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

    红发女生说,“我身边两位德国同学,都是那种不算到最后一步,就不会放弃一条路的人。死钻牛角尖。”

    看着云烟,她说道,“我就是觉得这一点研究不通了,我就早早地放弃,改另一个方法……你也可以像我一样,如果算法算不出来的话,就早点改材料……”

    话还没说完,她的手机开始狂震。

    红发女生说了一声‘抱歉’,打开自己的whatsa,看到自己教研组群里,那两个德国朋友发自己已经算出来了这个问题。

    自家教授在第一时间发了贺信,并且鼓励他们把自己的论文整理起来发《nature》,发不上去发子刊也行。

    红发女生:“……”

    云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只觉得饭桌上突然安静下来,云烟小声问,“怎么了?你怎么不说话了?”

    红发女生:“……”原来坚持研究是这么重要的吗?

    下午的讨论会上,来自各地的教授都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除了算法云烟没有搞明白之外,其它的她都理解了。但这些教授们引经据典,着实也为云烟打开了新思路的大门。

    让云烟获益匪浅。

    十几天的讨论下来,虽然只是专注着一片文章,但云烟觉得比自己二月份参加全科学研讨会还要累。

    毕竟探讨的深度可不是研讨会可以比的。

    云烟把所有的算法分享给远墨和计星文,并且把自己的推算也发到了小群里。

    计星文看过后,直接给远墨打了电话。

    开口就是质问,“小师妹做了这么多,怎么还没把她的名字加进咱们项目里?”

    远墨罕见的没有跟计星文抬杠,而是回应,“这就加。”

    这年头,搞科研归搞科研,申报流程也得走。

    有远墨的名气在,原本在这个项目中多加一个‘方云烟’的名字不算什么难事。

    但远墨知道,云烟肯定不乐意只是进来混混、蹭个荣誉和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