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间佩着织魂剑,确实显得随性不少。
须臾,在街旁找了家酒馆客栈,那酒馆上下两层,
一楼餐食之处,二楼寝休之处。
虽不华丽堂皇,生意却出奇的好,人们喝酒谈天,分外热闹。
见他走来,店里的小二连忙急声招呼
“客官,今儿来点什么?”
“一坛温酒,两碟素菜。”
“好嘞,您这边先侯着,马上来”说罢,小二便急匆匆地走了,
墨少闲寻了一处入座,抿了一口茶。
“哎哎哎,听说了没,南羲魏家家主魏长眠在济华山驱魔时,受了重伤。于是魏家贴了告示曰:能降服济华山魔物者入魏家名册,与魏家门客同修。”
“当真?”
“自然,听说那济华山上的魔与一般魔物甚是不同,魔性极重,无法辨型,一般人别说降服,就算是稍稍靠近一些,也定会被其魔煞所伤。”
另一人喝了口酒说道:“总归是那些玄门道士操心的事,碍不着你我这等凡夫俗子!”
“也对,来来来,吃菜,喝酒!”
墨少闲一字不落的将这两位世人的话听入耳中,握着陶杯的手青筋凸起,
虽未改面色,不怒自威。
他回魂之后的第一顿饭就如此令人难以下咽,如鲠在喉。
他竭力让自己不去想,却还是有人提醒着他
那个早成了禁忌的名字。
南羲城魏府
"主上,已经照您的吩咐把消息散出去了。"
"知道了,退下吧!"说罢,魏长眠挥挥手
只留自己独自在魏家密室里。
白色烛灯下映出一张精致无比的脸,只是这脸上的表情却透着万分忧虑,
唯独那双褐色眼睛散发着炙热的光。
周身白衣,绣着湖蓝色纹样,同样花饰的发带将长发半束起,发间插着一支玉兰花簪,端正温雅,君子如兰。
十年,墨少闲,你回来了。
一杯又一杯酒下了肚,
他酒量极好,毫无醉意可言,自然也难解心中惆怅。
刚才那番说辞,又扰的他食欲全无。
没怎么动筷 ,便走出了这喧嚣之地。
出了酒馆,才发觉天色已晚。
未做片刻逗留,就急匆匆朝另一个方向走去。
第2章 回魂(二)
独自走了许久,才驻足。
映入眼帘的是用正楷撰写的匾额——褚静园
这户人家的一间屋子还燃着灯,
摇曳地烛光在门上映出了一个他熟悉不已的身影,
屋里的女子跪于佛像前,一双白皙纤细的手不停地转动着珠串,
朱唇微启,颂着经文,双目紧闭,好一会儿才起身出了佛堂。
提着灯,穿过廊檐,月光之下,
一身曦白色素衣薄纱裙,梳着朝云近香髻,髻上一支玉簪,
双眸似水如波,淡然脱俗,又藏着微微忧伤神色。
墨少闲在这园里的假山后已经隐了许久
等到这女子出了佛堂才悄悄跟了上去,
"许姑娘。"
那女子听见声音,转身探了过来。
那双平静的双眸忽然闪出异常惊讶之情,灯笼也从手中脱落,摔在了地上,灭了。
虽然身处黑夜,她还是认出了他。
"你是……墨……墨公子?"她的声音里还透着丝丝颤抖和怀疑
"嗯"。墨少闲低沉而又肯定地应了一声
再看那女子已是红了眼眶。
"墨公子,你……真的是你?"
她反反复复地问了许多遍,有些语无伦次,几度哽咽。
墨少闲也十分耐心,不厌其烦地答了一次又一次
"是。"
“公子怎会出现在这里?”
“说来话长。”
“这里不太方便,请公子随我来吧。”
随即,她便引他去了密室
他跟在她身后,一路上,竟不知如何跟她开口。
十几年前,许若烟是这望京城数一数二的乐姬,名属解忧坊
一支舞,可解相思意,
一曲琵琶,可消万古愁。
慕名而来的人数不胜数
解忧坊内更是常常座无虚席。
那时的墨少闲,正是一派少年风姿,又生性贪玩爱闹,活脱脱一匹脱缰之马。烟花柳巷之地自然不会少去,这许若烟便是那时结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