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婆刚刚帮了她们的忙,她们就回答了:“好像是二小姐那边的丫环,昨个去了二夫人那,打听着玉佩的事。”
“二小姐?”鬼婆问道。
“是啊。”
“哪掉的玉佩?”
“崔府外头”丫环说着便笑了起来,“这府外头掉的东西,还不早给人捡了,现在来寻,迟了。”
“也是。”鬼婆附和着,心中却仿佛惊涛骇浪一般,高兴与担忧半存,她缓和了一下心情,又问,“二小姐可说是谁掉的玉佩?”这是鬼婆最想知道的。
“……好像是,一个朋友。”丫环也不是很清楚,“你去问二小姐身边的丫环啊,她们肯定知道。”
“好,多谢两位了。”鬼婆这一句感谢极为真诚,“我现在就去。”
“唉唉唉,现在别去啊,二小姐要去相国寺,一早就出门了,连丫环都带走了,现在去也寻不到人,你还是过两天再去吧。”丫环好心提醒道。
二小姐不在府里?
鬼婆听到这话,心里就急了起来,嘴上却说着,“好,我知道了。”说了几句,寻了个借口,就离开了。
后来,她特意往秋水苑那边绕了一趟,秋水苑的院门关着,确实没人。
鬼婆回了上院。
她是在府里等二小姐回来,还是直接出府去相国寺找二小姐?其实,她心里更想去相国寺找崔荣华,可这有点难啊,进出容易,可想用这个身份继续留在崔府,那就得小心了。还有,去了相国寺,若是二小姐问她为何而去,那就难说了。
崔府的二小姐是个聪明人,若她答不好,肯定会被察觉。
怎么办呢?
鬼婆沉思起来,这一想,就想到了崔忘忧的头上,崔忘忧若是去相国寺,那她可以跟着去,可就是不知崔老夫人放不放人。
去试一试。
—
皇宫。
“皇上,太和宫的事臣妾查清楚了,崔家二姑娘身边的丫环是被人谋杀的,凶手正是贤妃妹妹身边的宫人。”贵妃微笑着说道。
皇上让她查太和宫的事,查‘流言’的来处,这一切,都跟贤妃有关。
“皇上,您想想,若是锦嫔跟灼儿传出……谁得益最大?”贵妃轻声说道。
皇上淡淡的看了她一眼,“可有证据?”
贵妃道:“自然是有的,这是物证。”贵妃将证据拿了出来。
皇上看过,确实不容狡辩,他站起来道,“去永宁宫。”大太监喊道,“起驾。”皇上跟贵妃往永宁宫去了。
此时,永宁宫。
贤妃将最后一个佛豆放进筐子里,然后站了起来,走出小佛堂。
佛堂外头的嬷嬷早就等不及了,“娘娘,您可算出来了,贵妃手里捏了证据,皇上此刻就在昭阳宫,他们就快就会过来了,娘娘,这可怎么办?”
贤妃扬唇一笑,“这事不急。”
哎哟,怎么能不急啊,嬷嬷心里都快急死了,巴巴的看着贤妃,指望有什么主意。
却听贤妃问道:“月嫔的事,证据可有了?”
嬷嬷看了一眼贤妃,低声道:“事情都办好了,人证物证俱在,就算月嫔想翻身,也难了。”
贤妃道,“好,办得不错。”
贤妃说完便回了正殿,一副悠闲自在的模样,嬷嬷见状,又急了一回,此时,正听外面有宫人悄悄来报,“皇上跟贵妃往这边来了。”
嬷嬷将人打发了,急急的跟贤妃说了。
贤妃脸旧依旧带着笑,“怕什么,那个犯案的人是月嫔安在我身边的棋子,这事跟我有什么关系,就算查出什么,也是月嫔干的,不是吗?”
嬷嬷先是一惊,而后又了解。
是,贤妃娘娘这话是说,将事情栽到月嫔头上,反正,人都是贤妃的人,贤妃让这些人怎么说,这些人就会怎么说。
嬷嬷放心了,又深深觉得自己是跟对了主子。
这宫里,可没有什么良善之辈,她们做奴才的,只想跟一个有能耐的主子,不打不骂,她们老老实实的做好自己的本分就成。
永宁宫又变得安静起来。
“皇上驾到。”一个尖细的声音打破了永宁宫的平静。
“参见皇上。”贤妃早就在外头候着了,皇上一到,她就款款的行了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