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家三老爷和三太太呢?给蒋映雪准备了六十四抬嫁妆,连衣料、头面都没多少成色上乘的,别的可想而知,连一所宅院都没陪送。满打满算,嫁女儿花了三千两。
怡君嫁过来之后,家里家外走动、打赏、送礼,从来是照着府里的章程行事,从没一丝为难的意思,一看就是娘家除了嫁妆,还给了足够的梯己银子。
蒋映雪嫁过来之后,没几日,程夫人就看出来,那孩子手头拮据。长辈不给长脸,孩子又能怎样。
为此,程夫人三番两次寻找由头,先后赏了二儿媳几十两金豆子、金叶子和几套头面,总是不能让好好儿的一个孩子为了钱财没底气吧。
这会儿想起来,程夫人说起私下贴补蒋映雪的事:“她娘家跟你家里,简直是天差地别,我难免要在衣食起居上照顾她一些。你可别怪我偏心。”是担心有不知轻重的下人乱说话,让静香园的人觉得她不够看重怡君。毕竟,她管得了正房的下人,却不知二儿媳的陪嫁丫鬟知不知道轻重。
怡君失笑,“瞧您说哪儿去了,这是该当的。这事儿我记下了,往后人情来往上,我会多关照二弟妹一些。”
“就知道你贴心。”程夫人老大宽慰,“过日子就是这样,人心换人心。映雪要是明理的,自然会真心待我们,要是……”她笑了笑,没往下说。蒋映雪要是不知好歹的,也无妨,收拾人的法子多的是,她总能让她打心底低头,老老实实甚至战战兢兢地做程家媳。
随后,程夫人又说起蒋三太太:“这种人其实倒最好答对,没见识,没心眼儿,给她几次没脸,她就该躲着我们了。有的人就得笑脸相迎,有的人就不能给好脸儿。”
“我也是这样想的。”怡君笑道,“您放心,我不敢这样对待别人的。”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程夫人道,“这是你跟阿询的日子,还能往坏处过不成?”
说话间,程译来了,落座后,问怡君:“大嫂,上午我岳母来了,没惹你不高兴吧?”
“说什么呢。”怡君笑道,“内宅女子的事,不管谁对谁错,你都不用管。”
程译很不自在地挠了挠额头,“怕你跟她着急上火。”
“没有的事。”怡君笑道,“你这些天忙,一早一晚的天冷,天赐也不能过来。有一阵没见着侄子了吧?”说着指一指摇篮,“睡着呢,去看看胖了没有。”
“自然要看,真想这孩子了。”程译立时起身,脚步轻快地走过去。
程夫人看着怡君,满意地笑了。
.
腊月二十八,下午,怡君跟婆婆告假:“我得出去半日,看看黎王妃。”
“是该去看看。”程夫人颔首道,“你好好儿开解王妃一番。我就不去了,说什么都不合适。”之后,吩咐红翡去库房,“选些上好的药材,让大奶奶带上。”
怡君转到摇篮前。
这会儿,天赐很开心,对着她咿咿呀呀。
她笑着把儿子抱起来,“娘亲出去串门了啊。反正你也不想我,我就傍晚再回来。”
程夫人笑道:“你这个做娘的,一般人比不了。上回唐夫人就跟我说,她有你一半儿的心宽就好了。”
怡君笑着亲了亲天赐,“唐夫人可没我的福气,我不是有您帮着照看孩子么。孩子交给您,比我自己带着都踏实。”这是真心话。抚育过程询的人,带孙儿只有更周到更有分寸。况且,婆婆视自己如女儿,又是那样疼爱程询,她信不过谁,也信得过婆婆。
程夫人就笑道:“既然这样放心,就快些给我添个孙女,到时我也给你带着。”长媳已经生了孩子,私下里说话,便少了很多顾忌。
怡君赧然,言语却不扭捏,“我怎么也得缓三二年吧。虽然都说生孩子是好了伤疤就忘了疼,我眼下还有点儿打怵。别的也罢了,主要是坐月子、束身……唉,太要命了。”
程夫人忍俊不禁,“我晓得。让我有盼头就行。”
红翡进来,说准备好了,礼盒已经送到马车上。
怡君亲了天赐一下,把他交到婆婆臂弯,笑道:“我走了啊。”
天赐的小手动了动,竟对她发出“哦”的一声。
怡君大乐,握住那只小小的白嫩嫩的手,低头亲了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