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香_作者:九月轻歌(333)

2018-04-06 九月轻歌

  怡君笑着抚了抚他的小肩膀,“等会儿你爹爹就到了,要带哪些东西回家?”

  修衡说:“带上书箱就好了,别的都不用带。”他更喜欢从家里搬东西到师父家里。

  怡君点头说好,转身到了程询近前,“大舅、二舅来了,等你用了羹汤,我们一起去请安。”婆婆没让人过来传话,但下人已经禀明她。

  程询点头,利落地把画收尾,笑微微地凝了她一眼,商量道:“羹汤我不用了,行不行?”

  “不行。”怡君对他微不可见地扬了扬眉,“都说了,明目的。”

  程询没辙,只好转到桌前,和修衡一起用羹汤。

  修衡正是长个子的时候,她对孩子的膳食分外上心,亲自拟定菜谱,有空了更会亲自下厨,饭菜必是荤素搭配着,羹汤必是明目、调脾养胃之类,变着花样的做。

  还特地请太医过来给修衡把了把脉,看有哪些饭菜与孩子的脾胃不和,又请教有药膳功效的饭菜羹汤间隔多久食用为佳。

  修衡有她这样精心照顾着,开始习文练武了,也没见瘦一点儿,小脸儿始终白里透红。为此,唐栩和唐夫人正儿八经地前来向她道谢,她只是笑盈盈地说一句“该当的”。

  之后,她开始这样照顾他和母亲。母亲当然是乐得享受儿媳这般孝心,他偶尔却有些不情愿——那些羹汤不乏甜腻腻的,实在是不合他的口味。修衡是小孩子,有特别喜欢吃的,但对甜食也不抗拒,他却不行,喜好早就定型了。

  再不情愿,也得照办。总不能不知好歹。

  怡君看着他的画。漂亮的黄鹂鸟站在春日繁盛的花树枝头,对着上空鸣叫,活灵活现的,煞是讨喜。

  画上仍是没有落款。

  那边的一大一小用完羹汤,漱口之后,和怡君一起出门,去往正房。

  见到两个舅舅,程询把修衡引见给他们。

  苏涣、苏润早就听说了这孩子很多事,一见之下,看修衡那少见的俊美样貌、懂事又不失孩子气的做派,很是喜欢。

  修衡大大方方地收下、道谢。

  苏润把修衡抱起来,对兄长道:“唐侯爷是有福之人。”

  苏涣有所指地笑道:“程家也是有福气的。”唐栩这是把长子的前程托付给程询了,程询亦是尽心尽力,私底下的交情就摆到了明面儿上,凭谁都想得到,往后两家的关系定要比姻亲更近。两个年轻人事先一定会考虑这些,但还是这样做了,是交情,也是魄力。

  苏润一笑,“的确。”

  说笑间,唐栩来了,自是少不得一番契阔。

  .

  今年秋闱的事,皇帝让柳阁老、付大学士开始着手出题,其他的事,他还是会亲自按部就班地安排,对二人有言在先:“题目你们先商量着拟出来,但不见得采用。”

  二人称是。

  皇帝更愿意亲自出题,按照自己的心思选拔栋梁之才。只是,出题就是变着法儿地为难人,历代出现过的题目又都要避开,一个人冥思苦想实在吃力,便想找两个人变相的给自己一些启示。

  私心里,皇帝得承认,这一次,他的期许有限:没可能有人超越程询了,新科夺魁的人能让他没有名不副实的感觉,便该知足。

  经礼部初选之后,拟出了一份名单,由礼部尚书送到皇帝面前。

  皇帝看了直皱眉,“是那么回事儿就得了,要这么多人做什么?”

  礼部尚书听了,觉得这话奇怪又好笑,面上自是要恭恭敬敬地回话:“回皇上,比起以往,此次人数已算少了。”

  “麻烦。”皇帝拿起朱笔,唰唰唰划掉了很多,“重新誊一份儿,去安排吧。”语毕把名单交给刘允。

  刘允一看,哭笑不得。

  礼部尚书接过名单看了看,险些就苦了脸:好几个一直上下打点的门第,都被皇帝划掉了。是真的随手一划,还是有心为之?龙椅上这位爷,越来越让他打怵。

  .

  翌日上午,修衡回到程府。

  他现在每日寅时就要起床,带着小刀跟明师傅学习拳脚功夫。这是跟明师傅磨合十来天敲定的结果:他希望白天和平时一样,该玩儿就玩儿,该做功课就做功课,而且特别讨厌练功的时候有人打量自己、窃窃私语,早起的话,最清净。

  唐夫人起初听说,直接就说胡闹,唐栩则心疼地问你受得了那份儿辛苦么?修衡说一定受得了,晚间早睡一个时辰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