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安王,不是武将出生,却恪守职责,替大魏守着这江山安危。
若要说这安王的事迹,可不是一个好字能概括的。连硬汉彭大力都为止钦佩,肯定不是守边关那样简单。
事情得追溯到先帝时期。
先帝垂垂老矣,却不肯放权给后辈,为此几位王爷颇有怨言,滋生了不少歹毒心思。
而当时作为太子的德阳帝,是他们群起而攻之的标靶。作为从小是太子伴读的洛光宏,首要任务肯定是保护太子安危。
可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他们几个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暗杀、下毒,栽赃陷害太子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以及草芥人命。
花样百出,都被太子等人一一化解。不过倒也损失惨重,可是他们没想到,一向昏庸好色的太子德阳帝居然敢奋起反击,令人大跌眼镜、匪夷所思。接连弄垮了几个王爷后
终于有人坐不住了。
直到
安历四十二年间,永康王起兵谋反。
第108章 胜者为王
数万兵将兵临城下。
破城门!
一声令下,在永康王的带领下攻进帝都武王城,直逼宫殿。
里应外合,打开宫门。鲜血染红了天际,那日的黄昏如血色一般刺眼,一万守城禁卫兵魂死刀下。就连御前侍卫军都抵挡不住永康王的野心,死在律政殿外。
当永康王满心期待,推开律政殿大门时,却发现齐内空无一人。
一声声整齐划一的怒吼从背后响起,恰似地动山摇。永康王这才惊觉,自己如今的处境。
他意识到史书向来是由胜利一方书写的,而自己现在,要么战死,要么夺权。
只可惜他的目的并没有达成,当看到太子扶着先帝出现在他面前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输了。
只是他不明白,自己到底哪儿输了。
而浑身是血的洛光宏出现他眼前时,他才明白
棋差一招,满盘皆输。
尽管他不知道此刻应该身首异处的人,怎么会出现在他面前。
但是他知道太子获胜,知悉全局的原因,就在眼前人身上。
当他用计调虎离山之时,试图断了太子左膀右臂时,太子他们早已洞悉了他的意图。
只是洛光宏打算将计就计,太子得知这一计划时。并不同意洛光宏以身犯险,怎知他早已下定决心。
下药将太子迷晕后,只身犯险,已达到迷惑敌军的目的。然后趁其不备,与身后军队里应外合,掌控了永康王这一势力。并在其口中得知了部分永康王计划。
这得需要多大的谋划与勇气?当他们将他折磨得不成样子的时候,就是他们身首异处之时。
带队埋伏的将领救出他时,铁血男儿都流出眼泪。骨瘦如柴,浑身是血,被折磨得不成人样。
不要说他这个硬汉受不了,天底下真没有几个人忍受得下去这般惨无人道的折磨。而他,洛光宏,究竟是怎样才能咬牙坚持到现在的?
足足昏迷了一天一夜,他才悠悠醒来。而他们此时已经快马加鞭到达武王城外十里坡处。
而后发生的事情就如先前所言,洛光宏趁永康王带兵攻进宫门之时,就领兵将武王城、武王殿围得水泄不通。
直到黎明时分,永康王败,自刎在东宫门前。手下三万余人丢兵齐甲,归顺太子之下。
不,此时,太子已不是太子。先帝罢权,将大魏交由太子掌权。
择日,太子登基,庙号德阳,改国号为万安。
大赦天下,颁布先帝诏令。传下传国玉玺,宫中乐手奏乐,接受百官朝贺,四方贺礼。
祭高宗庙、社稷以及万民。
普天同庆。
一旨皇诏,册封洛光宏为异姓王,赐字安。
可安王休养两年后。主动请命替大魏戍守边疆,德阳帝虽心疼他的身体,但国立初期,没人比他更合适这一职位。遂同意了他的请命,下旨让他戍守白虎关。
只有洛光宏自己知道,这一别恐是多年。每个帝王都不希望下面有人功高盖主,如此,自己倒不如主动提出戍守之事,以安抚帝王心。
第109章 秋红
偏生这洛天河是个怪的。
亲爹不在帝都,但却更得皇上宠爱,可谓是宠上天了。
不过洛天河这人,不爱权不爱势,更不爱美人,就爱这黄白之物。精通经商之术,倒是误打误撞,偏得皇上心。
不过这背后,究竟是不是真的误打误撞呢?这个可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