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代耕架呢?”陆若华问道。
“前段时间,官府也向我们普及代耕架了。”老者想了想道:“这代耕架确实不错,在没有牛的情况下,几人合作就能更快地耕地,比之前省时省力多了。但也有一个弊端。”
“什么弊端?”陆若华虚心问道,有时候只有深入田间的百姓,才能给出改革最好的办法。
“这制作一个代耕架成本也有些高,而且用途单一,所以虽然有人用,但是不可能家家都有。”老者说完这些弊处后有道:“不过,若是在灾乱后,没有牛等畜力的时候,代耕架绝对是最好的耕地工具。”
陆若华点了点头,她发明代耕架的原因,也主要是为灾荒,没有牛等畜力的时候用的,比起畜力翻车,代耕架虽然没有家家普及,但是也起了不少作用。
“曲辕犁呢?”陆若华又问道。
说起曲辕犁,老者双手称赞道:“这个好,如今凡是手里还有些闲钱的人家都已经换上了曲辕犁,这个实在是好用的很。”
陆若华看着老人高兴的样子,笑了笑。今日老者的话,真的是给她敲响了警钟。改革农具不仅要考虑好不好用,还要考虑能不能用,成本贵不贵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晋王处理完事情后,看到的就是拿着手中的图纸不断修改的陆若华。 晋王看着对自己的到来并无察觉, 一心扑在桌案上的陆若华, 也不忍出声打扰, 在花厅中找个位置站了很久,直到陆若华对着春风要茶水,他才抢过春风的差事,来到书房中。
“晋王表哥。”春风脚步声她向来熟悉的很,感觉到和以往不同的脚步声, 陆若华抬头一看, 不禁有些怔愣, “这么晚了, 晋王表哥怎么想起过来了?”
“这些日子忙得厉害, 也没有时间顾得上你。”晋王将手中的茶水递给陆若华后,坐在书桌一旁的椅子上,歉意道。
“看你的样子, 可是心情不好?”晋王问道。
“说来也没什么,我不过是在农事上有些受挫罢了。”她之前觉得杜华等人,是因为没有挫折,所以自傲起来。她本以为自己没有这个毛病, 如今看来她大错特错,她自从专研农事,步入官场以来,有前世的记忆为基础,再加上萧太傅和靖北侯府的保驾护航,导致她没有遇到半点挫折, 这一路走得太顺了些,所以她现在遇到困难,也会觉得一时难以接受。
“可以给我说说具体是什么事情吗?”晋王尽量让自己的气息放得平和,语气也十分温柔,似乎在引导陆若华打开心扉。
陆若华缓缓地将今日发生的事情讲了出来,然后叹息道:“我一心只觉得自己改革的这些农具,能够对百姓的耕作起到巨大的作用,结果我发现是大错特错,我根本就没有从大多数百姓的实际情况去考虑,很多东西看着好,但是并不实用,或者就是百姓根本用不起。”
“纯安,你今年只有十四岁。”晋王没有说什么直接劝解的话,而是道:“我像你这个年纪,还在读书,还没有接触朝务。我想,世家的大部分男子应该在十四岁的时候和我都一样。”
“你也去过吴州学府,那里的学子哪个应该都比你大,可是他们连进士甚至举人都不是,有的人甚至一辈子都不会有位列朝堂的资格。”
“而和你一个年龄的女子呢?”晋王缓声道:“她们不是在每天扑在衣服首饰就是一心扑在自己爱慕的情郎上,最多跟着长辈学一些理家的本事,她们的心中恐怕能容得下自己的家族就顶了天了。”
“晋王表哥想要说什么?”陆若华皱眉问道。
“阿华,你比起同年龄的人已经优秀太多了。”晋王看着面前的少女,柔声劝道:“阿华,不要将自己逼得太紧了。”
“太紧了吗?”陆若华喃喃自语道。如果她真的是十四岁,她如今的这个成就,确实有足够优秀,可是她不是十四岁。
比起晋王,她觉得她对自己的认知更为准确。
“不,我不这么觉得。”陆若华摇了摇头,道:“也许在外人看来,我把自己逼得太紧了,可是我自己并不这么觉得,我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每走的一步路都是经过仔细推敲才定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