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夫妻俩勤快,哪怕初一,也跑去院子里打扫,又帮着李福把一个不好用的锄头重新换了个把,吃饭的时候,赵大山对着周承康端起酒杯,道,“我们家没地,等过完年,我还去帮姐夫干活,你们可别嫌弃。”
过完年肯定是要请人的,这本身也没什么,李青荷笑着应了,又对他道谢,比起周家尴尬的气氛,李家就好多了。
午后的时候,两人准备回家呢,路过周家时听到里面起了争执声。
“娘在村里住了大半辈子了,你们非接人家去镇上,孝顺孝顺,也得她自己乐意吧?”这是张海瑶的声音。
周家吵起来了,两人肯定是不能装作听不见直接离开,于是进门,还没打开门呢,就看到远远的五妹夫妻两人慢悠悠过来,五妹身子重,赵力远扶着,很是小心的模样。 院子里面还在吵,两人站在原地没动。等着五妹夫妻俩走到近前了,打算一起进去。
五妹微微皱起眉,“三嫂在吵什么?”
“可能不关你三嫂的事。”李青荷低声道。
站在门口等这一会儿,已经从几人的争执间拼凑出了大半,好像是周老大两人要接了母亲去镇上住。而周母自己不答应。
然后张海瑶就和他们吵起来了。
张海瑶与其说是为周母争取,不如说是她找个由头和周老大夫妻两人吵架,报复早前周老大嘲讽她的事。
丢下男人孩子想去县城,结果县城那边自己爹还不让她回去。这件事情在她面前是不能提的。一提就炸。
“我们进去吧。”赵力远道,其实他有点尴尬,不过这都到了门口了,要是再转身离开也不合适。
几人一进门,屋子里的吵闹声顿时就没了,如果是周承康两人进门,兴许还会吵得更凶。但是五妹不同,她嫁出去了,又带了夫君回来。赵力远对于周家人来说是客人,要是嘴碎一些,回去和他爹娘说了,五妹的身份就会尴尬。
张海瑶反应最快,“啊,力远来了啊,我去做饭。”
梅氏也低着头往外走,李青荷自然地跟上。
厨房中气氛尴尬,说起来周家这几个儿媳妇,梅氏没有娘家,张海瑶娘家在县城,那么远初一是不能去的,去了也回不来。而李青苗本来就是招赘,所以,到得后来,只有李青荷一个人回娘家了。
梅氏看了看院子里,低声道,“四弟妹,方才我们也不是乱吵,娘本来就应该跟老大过日子,我们住在镇上挣钱方便,总不能特意为了娘再搬回来吧?”
李青荷嗯了一声。
梅氏摊手,“但是娘不乐意去。”
“其实这个事呢,二嫂三嫂都能去劝,偏我不能。”她拿了一块肉出来 ,这个是周母早就备好的初一要吃的,换句话说,是特意备给五妹夫妻两人上门时吃的,她就着锅中的热水洗了,一边切,一边道,“娘现在是住在我那边的,要是我劝她跟你们走,兴许她会觉得是我不想留她住,到时候又难受。”
梅氏冷笑一声,“都说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果然不是假话。凭什么娘就帮着你们家干活啊?还帮你带孩子做饭,我和二弟妹三弟妹就没这种好事。”
李青荷和张海瑶暗中对视一眼,要是梅氏没有嫁过人,哪怕少点,聘礼也不会少了她的。当初她进门的时候,就是不要聘礼,要不是底下几个兄弟急着娶亲,周母还不答应她进门呢。
两人都不接话,今天初一,大过年的,谁愿意跟她吵?
这边两人沉默,梅氏又道,“我知道,你们都觉得我们不回来帮娘秋收过分……那当初我进门,聘礼一点都没有,人家青苗也没要聘礼,但人家是招赘,我这和招赘有什么区别?我都招赘了,还帮着干什么活儿?”
这就过分了,无论哪种,家中忙了,帮着干点活就不行吗?那李青苗两人回家帮忙也不是一两次,别说儿子了,就是女儿嫁出去,赵力远也回来帮忙干活了。
李青荷不想和她吵,好好的把饭做了,把客人送走。张海瑶就不是个忍气吞声的,“啪”一下把手中的木盆放到桌上,嗤笑道,“看把你能的,一个带着婆婆的寡妇,大哥能要你就不错了,还招赘……有柳婆子守着,你倒是招一个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