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抱个金大腿_作者:青芽红豆(1154)

2018-04-06 青芽红豆

  但是正是因为很多人对这样类似于科普形式的节目并不太感兴趣,所以收视率才比较低迷。

  不过这种节目却恰恰也是国家台节目的象征,因为文化是不能丢掉的。

  所以即使这档节目的收视率不高,却也已经存在好几年了。

  相比其他一些一时收视率高,但是很快可能就销声匿迹的节目,这档节目还是很稳定的。

  顾兆晴觉得这样的节目也更加适合她。

  而且,这档节目虽然可能需要外出出差,但是应该也不是经常在外面逗留的,而且最关键的是,这档节目一个星期才播一次而已,甚至通常一个地方还是分成上下两期播的。

  所以即使去外面应该也是用不了多长时间的。

  顾兆晴也想要去外面走走看看,这种不需要出差太久的自然让她更加觉得满意了。

  既然顾兆晴坚持那么人事部长也就不说什么了,毕竟这就是顾兆晴自己的意愿。

  之后人事部长直接就帮顾兆晴办了入职手续。

  既然都是台长亲自过来打的招呼了,那么这个入职的问题当然不是问题了。

  第805章 这才是好的开始

  国家台的记者们只分两种,一种是实习记者,一种是正式记者。

  实习记者通常都是广播大学的高材生,通常也就是实习一年的时间,然后如果合格,加上是本人也有这个意愿的话,那么就可以留下来成为正式的记者。

  像之前顾兆晴在京市电视台那种,又不是实习又不是正式记者的那种,在这里是看不到的。

  当然了,主要原因可能也是因为国家台的记者编制名额比较多,不像是京市电视台那边那么紧俏。

  虽然好像很多时候,国家台的收视率或许都比不上地方台,但是在某种意义上,地方他还是要听从国家台的,国家台即使收视率不好,也始终都是华国的象征意义。

  所以这里从来都不缺少待遇什么的。

  当然了待遇好一些,相对来说管的也就严一些了。

  所以也是看各方面的取舍了。

  想要自由,当然是去地方台更好。

  但是如果想要保障和待遇的,当然还是国家台。

  办好入职手续之后,人事部长就打了一个电话,之后没有多久就来了一个人,看上去有些年纪了。

  “这个就是《听听那时的声音》节目组的负责人陈休德。德叔啊,这个就是新加入你们节目组的记者,顾兆晴!”人事部长笑着帮他们介绍道,“顾兆晴之前是京大汉语言系的高材生,以后就是你们的人了!”

  听到“汉语言系高材生”这一点,这个被称作是德叔的人才有些惊讶。

  记者们大部分都是出身于广播大学,学的多半都是的播音主持,没想到竟然还来了一个这样的。

  “之前学的文学?”德叔问道。

  顾兆晴点了点头。

  “那我问问你,我的名字,你知道含义是什么吗?”陈休德问道。

  顾兆晴还真的没想到这一上来就给她出题了。

  不过这还真的难不倒她。

  “我想德叔您的名字应该是‘贵真人之休德兮’中的取字吧,”顾兆晴笑着说道,“出自《楚辞》中的《远游》,贵真人之休德兮,美往世之登仙。休德是美德的意思。”

  顾兆晴对《楚辞》那还是比较熟悉的。

  听到顾兆晴的话,陈休德果然十分满意,笑着点着头说道:“果然不愧是京大出来的!”

  只要说起京大来,那绝对是一块响当当的招牌。

  而且现在陈休德听到顾兆晴的话也知道,这个高材生应该也不是随便说说的。

  “那就走吧,现在节目组来个你这样的也是刚刚好!”陈休德笑着说道。

  其实陈休德自己过去就是研究古文化的,所以才开辟了这样的节目,但是记者们大部分都是广播大学出来的,对于古文化大部分其实并不能算是有多了解。

  所以现在来这么一个真正专业,陈休德还真是挺高兴。

  一路往节目组去,陈休德路上还在给顾兆晴介绍这档节目。

  这档节目是周播性的,但是通常一个文化点需要上下两期节目,甚至需要更多期才能播完,所以并不是一个星期就要去一个文化点。

  他们节目组如果加上新来的顾兆晴刚好的刚好就有五个记者了。

  但是因为半个月才播一个文化点的内容,所以之前都是两个记者一组,也有一个记者自己去的,当然摄影师什么肯定是需要带着的,然后平均大概两个星期甚至是三个星期出去一次,然后采访的话一般需要四五天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