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日常[系统]_作者:半盏茗香(145)

2018-04-04 半盏茗香

  张叔只管着家里几个主人家的吃食,和其他人一样,张叔也挂了腊肉、腊肠,还挺多,除了这些,江凡进山抓的,或是母虎送来的野味,也风干了不少。家里自养的鸡、鸭风干后味道最好,毕竟是碧雾丝喂起来的,还没过年,江凡就已经吃掉两只了,就那般煮熟,用手撕着当零嘴吃最好。

  作者有话要说:

  将第一章 上京和丽山村的距离改了下,原先驴车十八天,改成二十八天。

  第68章

  腊月二十七, 江凡和张书墨帮着顾李氏将面脂坊盘点、清理了一番, 给员工们结了半月工钱放他们回家团聚。

  腊月二十八,江凡带着顾远韬和顾李氏,准备了几份年礼,由张书墨赶车, 一起去了镇上, 然后和顾长青汇合。将年礼送给萧老板和窑口周老板, 收到两份回礼。

  在萧老板那儿, 江凡又谈了笔生意,他需要几千棵的桑树成树,请托萧老板帮忙。

  萧老板在这方面认识的人确实多, 江凡要的量这般大,不用问就知道他是要养蚕,笑着答应了。

  原先江凡的打算是从别处拿蚕丝回来织染, 不过到底不放心货品质量,还是决定自己一步到位了。等初六面脂坊开工,江凡再在村里寻块地,建个养蚕坊, 还有以后缫丝的地方,然后还要招些织布小能手。

  对江凡的决定, 顾长青是很支持的, 毕竟这是子承父业,江震发家后,也是这样一步到位的, 日后不必受他人掣肘。

  一行人辞别了萧老板,又采买了不少年货,中午在小院里吃了饭,玩到下午两点那个样子,去了店铺。

  顾芳秋关了店门,给店里三个姑娘和洪家姐妹结了半个月的工钱,一人一份年礼让她们提回去,然后一起去了孟雁翠那里,也送上一份年礼,又回小院给守在里面的几个下人支了银钱,让他们守着院子自己过年,一行人才一起回了家。

  到家的时候,门前停着两辆马车,旁边都有人卸货,张叔带着六曲和松节在旁边指挥忙活。

  是刘老和关修谨送来的年礼。

  张叔将礼单给了江凡,江凡看了一下,都是名贵的茶、酒、绸缎布匹、补药和零食干果之类的,几套上等的笔墨纸砚,还有几筐在冬日难见到的水果。

  江凡自然也要回年礼,拿着筐子在菜园里现摘的蔬菜,现摘的红玉果。不知情的人看着,会认为江凡的回礼真是太敷衍太没诚意,但清楚这些东西的人,便知其贵重程度,不是那些花钱就能买到的名贵物品可比的。

  两家下人喜滋滋地拉着回礼回去交差了,江凡转身看着沙地里的红玉果,这些土匪啊,四亩红玉果因为他们的打劫,已经吃掉两亩了,剩下两亩也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

  除了这些人,村里人这几天也陆续在往江凡家送东西,不是啥名贵的东西,基本是自己做的吃的,江凡也在家里准备了不少东西回赠。

  上京江家那边,江凡差人送了份年礼过去,很敷衍,都是些寻常的东西,分量也不多,毕竟他当初被驱逐时是只带着一千两银子的穷小子。结果江家那边的回礼更敷衍,里面有匹布,江凡抖开的时候,里面都发霉了。

  最后这些不是扔了就是让下人若有看得上就拿去用了。

  江家的祖坟就在丽山村内,当初江家搬到上京,因来回不便,请了灵位到上京设了祠堂,之前十几年,祭祖洒扫都是在上京,当年原身父母出事,路途遥远,尸身并未运回来,只差人回来建了坟墓立碑。今年江凡不回上京,便在这边祭祖。

  顾长青他们在王家村的房子还是那所垮塌了一半的茅草屋,这大半年一家子都忙着面脂坊的事,顾长青没有时间去弄自家的房子,打算把江凡上京那座山忙完后再重新起一栋房子,不过应该也不会回去住的。

  腊月二十九,顾长青带着妻儿和江凡回王家村,祭拜了顾家先辈。

  除夕当天,江凡祭拜了江家先辈,与顾长青一家祭拜了江震夫妇,上香烧纸时,江凡给原主和自己原来世界过世的家人都烧了一份。

  回到家,张叔带着一干下人在厨房里忙活,菜香不时飘到厨房外,六曲和松节迎着自己的小主子,在两个大人的帮助下,爬着梯子笑闹着贴春联。

  这是江凡来这里过的第一个年,倒是热闹。

  初一一早,张书墨领着还在丽山村的下人来给江凡叩头拜年,江凡准备了一筐子的铜钱,散了下去,让一群下人也跟着过了个欢喜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