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闲日常[系统]_作者:半盏茗香(37)

2018-04-04 半盏茗香

  唐知礼这是第二次见江凡,但在第一次见面前,他便听自家父亲说过这江家小子并不简单,蜜蜂他本来可以让手下的人送去的,但他还是听他爹的,亲自跑了一趟,抱的也是交好的心思。见面之后,对江凡的印象果然没让他失望,虽对方小了他差不多十岁,但他对江凡也是诸多客气。

  唐家的诸多打算江凡不是看不出,但他舅舅一家是切实享受到了对方的看顾。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唐家这样的才是真正招人喜欢的。且江凡初来乍到,江家那边他靠不上,不给他使绊子就不错了。像唐知礼这样的人,江凡也是很愿意交好的。

  两方都存着同样的心思,江凡不是原主,他曾是经营了一家大公司的公司老总,见识阅历都不一般,不拘什么话题,他总能接上几句,一番交谈下来,令唐知礼心里十分诧异。

  有句话叫莫欺少年穷,唐知礼知道江凡此番回乡,不是回来养病这么简单,但就冲对方这番谈吐,唐知礼觉得自己与他相交也是不亏的,所以唐知礼对江凡更多了几分真心实意。

  江凡和唐知礼说话的时候,顾远韬就坐在旁边安静听着,双眼亮晶晶地看着江凡。

  对于治好父亲腿疾的胖表哥,顾远韬是十分崇拜的。他很喜欢听江凡说话,对方说话的语速总是不疾不徐的,身上那种淡然气质让他非常喜欢,且从来言之有物,不会让人觉得枯燥。更重要的是,这样厉害的表哥却很喜欢和他这样的小人玩,如今他可是江凡的头号迷弟。

  坐了一会儿,顾李氏便出来了,手里拿着个小包裹,里面装的是带回去做的绣样和料子。

  江凡便与唐知礼告辞。

  随后几人又去了买些用的吃的,便取了驴车打道回府。

  路上,顾李氏跟江凡说起他们之前在绣坊门口见到的那一幕。

  那刘婶子是隔壁村人,刚才与她站在一起的年轻妇人是她小儿媳,小儿媳去年被聘为彩云秀坊绣娘。彩云绣坊里的一等绣娘都是固定的,如无意外,轻易不会换人。但年初时一名一等绣娘家里出了事,没法再专心做绣品,便辞了工,于是一等绣娘就差了一位。而平时负责监工的管事因看这小儿媳她做事仔细认真,性子良善,绣活也还不错,便向唐知礼推荐,升了她工钱,让她和另几名一等绣娘负责一等绣品,教会了她挺多东西。

  因为工钱高,这小儿媳也是努力,起初都做得好好的,但就在契约满之前的一个月,这小儿媳忽然找到管事说家里婆婆病了,要回去照顾婆婆,管事开口留了两次留不住等契约到了就给她结了工钱放她离去了。万没想到,就在半个月前,常与彩云绣坊合作的几个店老板找到唐知礼跟他说这小儿媳和她婆婆拿了一扇山水屏风见天儿的上门推售。

  唐知礼对小儿媳是没什么印象的,便去绣坊里问管事。管事当时一惊,立即去查,才知道什么婆婆生病要照顾婆婆的话,都是骗人的,对方家人这是见一等绣品赚钱就辞了工想自己干。

  管事先前只道那小儿媳做事认真性子良善不争不抢的,却没想到会是个耳根子软毫无主见的人,被婆婆撺掇几句就照做了。只是彩云绣坊从开坊至今就一直防着这种事的发生,唐知礼只需招呼一声,这镇子上乃至县城里便没人会收这小儿媳的绣品。且她为了将绣品多卖钱,买的料子、丝线也是往贵的好的买,但她家家底就那么多,再好的好不到哪里去,比中等的好,比上等的次,要价不低,买得起的人看不上,看得上的买不起,又有唐知礼背后知会,半个月过去,这绣品都还没卖出去,而为了凑钱绣出这么一副绣品,小儿媳一家几乎把家里的钱掏空,眼看就要血本无归,于是又求到唐知礼面前来,希望他帮着买了。

  唐知礼看着待人彬彬有礼十分亲善的模样,但既然手底下能管着几十个工人,生意都做到县城里去了,自然也不是那种真正好相与的人,被人背后算计还笑脸相迎,没叫人砸了她的屏风都算是手下留情。

  江凡听了来龙去脉,心里暗暗点头。像小媳妇儿这样的人,江凡以前遇过不少,这样的事情不能开头,一旦开头必须将其彻底摁下,否则后来的人跟着学,这绣坊也不必再开下去了。今日唐知礼借着这婆媳俩杀鸡儆猴,以后绣坊里但凡有小心思的绣娘,恐怕都要先掂量掂量了。

  驴车走在坑坑洼洼的泥路上,江凡回乡时第一次坐驴车走在这种路上的前几天,差点没把他的胃给颠出来,现在他是适应良好了,赶着驴子,乐呵呵地逗坐在身边的小表弟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