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顺治爱美食_作者:痒痒鼠(160)

2020-01-13 痒痒鼠

    当月月银的三倍?众人对于这个决议都没有意见,高喊着“遵皇上令”。

    心里头琢磨着待会儿给几位大商家递个信儿近期多做些好事把这些费用补上的林商官--更是欢喜。对于富得流油的商者们而言,钱都不是事儿,能够不需要他们求爷爷告奶奶地把事儿办了,顺顺当当、光明正大,出一点儿辛苦费很是应该,很是乐意。

    更何况很多时候那些平民商者们,捧着辛苦赚来的钱财都找不到门路不知道该送给谁去办事儿。

    小顺治因为他们的反应心里满意得很,不过他的主要目的并不是这个,“既然提到港口的职责分配,朕想到了一件事儿。大清海关乃是大清国的门户,是出入大清国的第一站,也是最重要的一站,涉及国家安全、边境保护、打击走私贸易等等。”

    “大清几个海关目前存在的问题,朕相信诸位也都清楚。即日起,所有大清港口从地方上独立出来,行政,税务、监督,酬薪……全部有朝廷统一管理……六部之外设海关总署统领全国海关,南北海域设分管海关……。”

    …………

    “遵皇上令。”

    地方官员为了地方政绩或者个人私心袒护包庇走私贸易已经成了人尽皆知的惯例,甚至还有地方官总盯着海关税收想要插一手。然而海关关系重大,海关税务在国库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独立出来直属于朝廷管辖虽然让他们不舍得,但这是一个让他们无法反驳的必然……。

    大臣们努力在心里安慰自己接受现实,小顺治瞅着他们那万分不情愿却又万分同意的样子乐呵,办好了一直放在心里的一件大事儿的他心情非常好,“海关的事儿今天暂时商议到这里,我们继续说说官员作风和政绩考核之事。”

    被连番打击的众位官员……皇上你说的事儿我们都同意了,我们的官风没有问题,我们一定监督着各地方官以后更加勤快地做事……。

    感受到他们内心“委屈”的小顺治还是从容不迫的笑,语气也是不急不缓,“自从我们广开言路以来,朕收到很多很多的地方上奏,于地方治理方面很是有效。这是我们大清国之幸,也是朕和诸位的幸事……”

    “可是最近广东高要知县杨雍建给朕上了好几份折子,朕很惊讶。”

    当初捏着鼻子不得不答应皇上“广开言路”的众人……我们也很惊讶。

    虽然皇上广开言路给予地方官员直接上奏的权利,可是一个刚刚考中进士出身的小知县能有什么大事儿要一连给皇上上好几份折子?

    听到他们心声的小顺治“很乐意”满足他们的愿望,“既然大家都很惊讶,吕卿念给大家听听。”

    众人……。

    “臣遵命。”

    早有准备的内院佐理大臣吕宫大人答应一声,不慌不忙地从袖子里掏出几份折子,朗声念到,“……高要县有种旧习,凡县官公私用度都由里长负担,每一季约需银四百馀两。臣上任后革除旧习,蔬米等物自己花钱购买,并写文勒石让公众监督……。”

    “……广东总督王国光大人率师驻在高要,下令征集民夫。一些官吏怕民夫逃亡,便将抓来的民夫关押在官廨内。除夕之夜,臣特将民夫迁到廊庑,并设肴馔招待,使民夫大受感动,部堂大人大度能容,对臣的作为大力称赞……。”

    …………

    大殿里头一时间雅雀无声。

    在端坐京官位置上的他们的眼里,里长对县令的孝敬或者官吏管制民夫的事儿,甚至“有些兵丁在向老百姓征收东西时,出语不逊,臣就下令把态度蛮横的兵丁鞭笞一顿……”都是小事儿,无须在意某方面来说还是顺理成章的小事儿。

    杨雍建的上任官员接受了这些孝敬犯了这些小错儿也没什么,只要他在任上没有贪污,没有渎职,没有懒政,那就应该是中等以上的政绩。

    可是各级官员借口“进贡”对端砚的索派不断,迫使百姓不顾生死经常采砚,采砚困难导致百姓死伤惨重……。虽然这也是一个大家都心知肚明的惯例,可是皇上是肯定不会容许的。

    “臣等有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