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钧一个二十岁的青年,要是真的对皇帝的出现没有一丝慌乱,那就太过骇人了。
皇帝果然相信,虽然有些惋惜青年还不够镇定大气,却并不生气,满意地点点头,没有再打扰温钧,从温钧身边走过,朝着众大臣走去。
“皇上。”大臣们连忙低声叫道。
皇帝低声道:“朕来看看就走,你们好生监督,殿试结束立刻将前十名的考卷送到御书房,至于其他人,你们看着批阅就好。”
“微臣遵旨。”大臣们拱手应下。
皇帝点点头,花白的短须微微抖动,像是在丰收季挖出一个超级大红薯的老农,心情愉快得不像话。
……
太和殿广场十分辽阔,温钧没听到皇帝的话,察觉到皇帝走了,有点出神。
虽然从礼部尚书主动向王莫笑示好的行为里,能看出皇帝应该对他颇为满意,但是亲身接触这古代君王的存在,还是叫人有些望而却步。
但是很快,温钧就将心思收了回来,认真地应付殿试。
三个小时匆匆而过,殿试结束,他随着大队伍一起上交考卷,离开皇宫,等待殿试的结果。
殿试结果大约需要三到四天才能出来,到时候,皇帝会直接开口宣布一甲,也就是状元、榜眼、探花的人选。而二甲等人的名次,将会由二甲第一名的传胪宣读,也就是所谓的金殿传胪,对读书人来说,是一种只在一甲之下的可贵荣誉。
四月十九日,温钧再次入宫。
经过一系列的步骤,更换进士服,参加传胪大典,张贴金榜……
顺理成章,被点为了状元。
听到皇帝说出自己名字的时候,温钧的心脏无形中加快了跳动。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站在金銮殿里,他有种说不出的豪迈大气之感。
六元及第,千年出一次,从此以后,他也是在这个世界的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一笔的人物。
这对于一个穿越而来的现代人而言,实在太难得可贵,因此心里的自豪也就愈发浓厚。
皇帝同样欣慰地注视着他,笑道:“爱卿才华盖世,六元及第,当为青史留名,臣甚慰之。”
温钧拱手,露出让人如沐春风的克制微笑,轻声道:“臣惶恐。”
两人同时微笑,一时间,竟有种君臣相合的意味。
这无疑让也参加了朝会的七皇子脸色有些阴沉。
虽然知道温钧是王家的后辈,但是看父皇对这个状元郎的态度,比对他这个儿子还宽容,实在让人有些不舒服啊。
好在七皇子还知道轻重,便是嫉妒,也没有在这样重要的场合上做出不合礼仪的事情。
赐下殿试名次后,就要按照功名各自封赏官职了。
这次殿试结果和会试的结果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状元是会试第一名的温钧,榜眼是会试第二名的孔丰易,探花是会试第三名的陈子安,此后顺延,前十名毫无变化。
而丛安等人,名次也只上下浮动了几名,并没有成为一甲。
显然,假如将科举算成割韭菜,皇帝今年只看重温钧这一株韭菜,对其他韭菜压根不上心,所以才造成了这样名次几乎没有变动的情况出现。
对于某些会试超发发挥的人来说,这是好事,但是对于野心勃勃,对状元有窥探之意的人来说,这就不太妙了。
比如第二名的榜眼孔丰易。
孔丰易出自山东曲阜孔家,虽然只是旁系,却也接受过族学的精心教导,才华出众,在当地颇有名气。
他从未想过,自己参加科举,竟然会拿不到状元。
所以哪怕知道这届会试有个连中五元的天才,却还抱着一丝希望参加殿试,想要让皇帝刮目相看,谁知结果却丝毫没变。
看着温钧的背影,他不禁露出了烦躁的神情。
连带着,对接下来的封赏都兴趣不大了。
反正也就是按照往年的习惯封赏,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