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岚偶尔附和上两句,待衣裳洗干净后也不再多留,拿起木盆又回了自家的院子。
把衣裳晾在院子里,进了厨房掀开锅盖看了一下骨头汤,用勺子舀了一勺尝味道,一口下去鲜香扑鼻,丁岚略微加了一点盐就把骨头汤盛了出来。
这一锅骨头汤分量十足,她和丁巧两个人肯定是喝不完的,丁岚找出两个大碗,各自盛了一碗带着肉的骨头汤,一碗就送给了隔壁的刘大婶,另一碗打算给丁大娘送去。
丁岚送汤前又往灶里添了一把柴火,把米饭给焖上,等她回来时大概就可以吃晚饭了。
丁岚端起碗往丁大娘家送去,丁大娘那口子8年前就病死了,家里只剩下丁大娘带着一个9岁的儿子丁守信过活。
所幸这丁守信从小就懂事,无论是地里还是家里,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去年开春还娶了一个媳妇,不过直到今年,这新媳妇肚子还没动静,这村子里有些风言风语。
这丁大娘住在村里的西边,和丁岚家隔得比较远,丁岚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只碗,生怕汤水倒了出来。
到了丁大娘家门外,丁岚拍了拍门:“丁大娘,在家吗?”
一个年轻爽朗的女声高高地应了一声后就小跑着过来打开了门,看到她笑呵呵地喊了声:“是岚妹妹呀。”
丁岚看着眼前年轻的姑娘,是丁大娘的儿媳妇,叫做薛彩石,年纪只比自己大一点,是薛家村的,去年才嫁了过来。
丁岚满面笑容道:“嫂子,我来给丁大娘送点我炖的骨头汤。”
薛彩石连忙接过碗,笑了笑:“这太客气了,我娘和守信还在田里干活呢,刚好我在做晚饭,要不岚妹妹到我家吃点吧。”
丁岚好声好气地婉拒道:“家里的饭都做好了,下次再来吧。”话毕就想和这小嫂子告辞了,反正汤是送到了。
这年轻的小嫂子非常热情的拉着她:“那我给你拿点我做的酱菜吧,夏天吃起来最是开胃。”
丁岚真心实意地夸道:“我早就听丁大娘经常夸你做酱菜的手艺好呢,今天算是有口福了!”这也不算是假话,在河边洗衣服时,就听到别的村民夸这丁大娘的儿媳妇做得一手好酱菜。
薛彩石听到自家婆婆在外面夸她,心里自然更是高兴,给丁岚挖了满满的一碗酱菜,才放丁岚回了家。
丁岚收获满满地捧着酱菜回了家,灶上的米饭也焖好了,丁岚喊了一声丁巧吃饭,两人配着薛彩石给的酱菜和味道鲜美的骨头汤,饱饱的吃了一顿。
丁岚摸着自己的肚子,感叹着这酱菜确实开胃。 第二天,天才蒙蒙亮,丁岚就带着丁巧起了床。
就着昨天剩下的骨头汤煮了两碗面,两姐妹吃完面后就背着背篓,拿着锄头去了后山。
丁岚上次去后山,就发现这红薯已经熟的差不多了,再不挖出来,就怕过几天下雨,把红薯给泡坏了。
今天和丁巧大清早上山去干活,就是因为这大夏天的太阳实在磨人。要是不趁着早上把活干了,大中午顶着大太阳干活,两人肯定得中暑。
两人上山时,大概还不到凌晨4点钟,村子里一片安静,许多人还在睡梦中。
两姐妹顺着山路爬山,裤子随着两人的走动,被草丛里的露水一点点浸湿。
村子和菜地毕竟相隔太远,这运输也是一个问题,只能全靠人力背下山。
丁岚没打算一天就把红薯给全部挖完,只计划着每天就靠着清晨这点时间,能挖多少是多少,分几天把红薯全部搬下山。
所幸这丁家的菜地也没多大,丁岚拿起锄头就开始辛勤劳动。
挖红薯也是有一定技巧的,不能乱挖,这一锄头砸下去可得小心,要是准头偏了,很容易就会把红薯给挖坏了。
庄稼人把红薯囤在地窖里,留着冬天吃,这挖坏的红薯不易保存,只能尽快吃完,吃不完的就只能用来喂家禽了。丁岚挖坏好几株才终于找到诀窍。
丁岚在前面把红薯挖出来,丁岚就跟在后面,把土给抖掉,把红薯给搬进背篓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