丫鬟见此,便知夫人当真是出了大血了,要知夫人可是每每有客来到,便将这白玉佛像拿出炫耀一番,而且这还刚到夫人手里没多久。
“夫人,不必如此吧。”她身旁的妈妈劝道,自知夫人的心苦。
“我也不想这样,可陛下是由东宫太后亲手养大的,若是他知,太后送给救命恩人的宝物被拿了去,咱们恐怕得遭殃了。”
钱氏瑟瑟发抖道,谁人不为这感到惊讶啊。而且现在老爷还不知,赶紧让她闭嘴了事。
眼见这一幕的下人也不禁叹道,今日在门外还在感慨着,这一家子只有大小姐看着像一个外人,而如今,还是一家子,一个人。可这个人偏偏看起来倒成了一家子的主子了。可真是解气。毕竟钱氏可是极其抠门的,他们也谈不上什么尊敬。
然而沈苓的心中却是不见解气,反倒惊恐万分,不过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
第二日,沈苓便随着来的嬷嬷入了宫。
宫墙深深,几步一走,便能入了外宫。
沈苓步步紧跟着,然而这时还是秋天,隐隐约约的一阵凉风袭来。
然而这身衣服却是钱氏逼着她穿上的,穿着有些薄了,可在宫中的嬷嬷面前却又不能失礼,于是只能趁嬷嬷在前面走,现在又无人看的时候,悄悄的缩着脑袋。
方才送了了一口气,现下是暖和许多了。
她已经问了嬷嬷,原来这次并不会见着陛下,所以心情轻松了许多。
恰巧这时,慕昭也和都尉使杜翎缓步走来。
“陛下,听说杨太后这次回来,便是要为你娶妃一事了。”一个看着二十多岁,一派温文儒雅的人说道,此人正是都尉使杜翎。
他乃是当今圣上手中的一把刀,当时便是和陛下当时一同攻打的大厥人,因此二人关系亲近。他也不像旁人一般怕慕昭。
慕昭闻言眉头一皱,黑色的眸子冷冷的看了他一眼。
杜翎见此,便立刻住嘴了。
他只知,在陛下还是皇子的时候,一日突然就变得十分厌恶男女□□,但仍是不知晓原因。
不过,他也不担心,毕竟他知陛下肯定早有对策。
两人一步步的往外走去。
突然,杜翎瞧见了沈苓二人,“这不是陈嬷嬷吗?怎么还带着一个女子?”
陈嬷嬷是东宫杨太后的身边人,这些日子他也是知晓的。
见一女子,穿着粉色衣衫,容貌倒是有些看不清,“陛下,您恐怕还是有些忙碌的。”杜翎笑着说道,看来杨太后仍是不死心。
杨太后一生无子,只养育了陛下一人,对陛下是实实切切的关心,陛下也深知,于是也不好拒绝她的好意。
这杨姑娘就足足纠缠了半个月,再来,恐怕还得有些时日了。
闻言,慕昭瞥了一眼那下方的人。
他的目力极好,一眼便看见一团皱着脸的和个白团子似的小姑娘,穿着一身粉红色裙子,小心的蜷缩着身子。
一个鹌鹑。慕昭心里判断道。这京中的姑娘哪个不是受的了冻的,当真是娇气。
“唉,这个姑娘看着怎么这么小啊?”杜翎在一旁说道,“是哪家的姑娘?我好像未曾听说过。”
别看他已经成亲了,可对这京城中的姑娘那也是如数家珍。
无聊至极,慕昭瞥了他一眼。
刚想转移视线,然而很快便是一怔。
原来不知为何沈苓的脸上露出了笑容,甜甜的,让人心中一软。仿佛一个奶团子一般,甜而不腻。
刚才蜷缩着的头也伸了出来,一副大家闺秀怯弱的模样。
“这是怎么了?”杜翎将慕昭心中的疑问问了出来。
不过很快,疑问便解答了。
原来二人迎面遇上了一众侍卫,原来她是知道有人会瞧见的。
见她们见面的模样,便知给那些侍卫的印象极好了,陈嬷嬷似乎对她也是满意至极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