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医过来把脉,“太后娘娘的脉象看来,心情舒畅,恐怕再过几日这病就会好了许多了。”
闻言,清荷嬷嬷倒是一愣,所以,这淑妃娘娘讲的故事也倒是真有用了。
她心情复杂,这倒是也没有什么关系,没有见所有人都是这幅模样吗?
于是,等再听见几个歇息的宫女传这个故事的时候,她已经学会做到目不斜视了。
几日之后,明宣听闻的便纳闷了,为何现在又没有之前的流言传出。
不过她很快便知道一个消息,说是过几日,成太后病好以后,将会请李则之大家过来。
此时,她正如往常一般,出来。
便听见几个宫女在其中讨论。
“是那个极为厉害的女大家吗?”
“是啊。”
“听说她的才学极其的深厚,很多人都是极为敬佩的。”
“她唯一收的徒弟听说竟然凭借这嫁入了高门。”
“我听说这位大家竟然会教导淑妃娘娘吗?”
“给淑妃娘娘。”这,众人一时面面相觑。淑妃娘娘是备受陛下宠爱不假。而且听说为人也极其宽厚,众人也都是印象良好的。
可是,淑妃娘娘的文采不好,早就传了出去。
这样一个德高望重的大家竟然要给目不识丁的淑妃娘娘教导,这简直是小才大用。
一时,众人都有些觉得不好起来。
明宣闻言,“这位李大家当真有如此之好。”问着身旁的绣儿。
“是啊,”绣儿回答道。“听说有好几个闺中女子就因为得到了这位女大家短短一日的教导,立刻就有好多公子前来求娶呢。”
明宣听闻,若有所思,这位大家竟然这么厉害。若是自己能在她的面前,讨得她的欢心,未尝不能有摆脱自己现在身份的机会。到那时,那人帮自己除奴籍的时候想必也会容易一些。
“你可知这个李大家喜欢什么吗?”她不由的问道。
“好像喜欢的事才华出众,品行良好的。听说这位大家自己在自己的家族中受过一些龃龉,所以对品行要求极严。”
明宣若有所思起来。
她对着绣儿回道,“绣儿,这几日我教你的字如何了?”
绣儿听完有些羞赧,“明宣姐姐,这些字总是记得忘,忘了记,总是记不清楚的。”
“既然如此,我这里倒是有一个法子,或许能让你加深印象。”
“什么方法?”绣儿满脸的振奋。这些日子她因为记了忘,忘了记,已经没有信心了。
听说明宣姐姐这里有一个捷径,立刻双眼期待的看着她。
明宣便附耳在她耳边说了起来。
绣儿便听的连连点头。
而这厢,李家。
“则之呢?”李家大夫人问道。
原来李则之正是世家李家的人,她们李家的这一个妹妹,因为嫁了出去,不过守了寡,才接了回来。
李则之也就此沉迷学习,不可自拔,没想到被她闯出了一番名声,倒是让她们一时没有想到。
她身后还有一个身穿红衣的夫人,正是李家的二夫人,“或许是还在那书房里吧。”她猜测道,眉宇之间有些浮躁。
李家大夫人听闻,再看那丫鬟连连点头的模样,叹了一口气,说道,“咱们过去吧。”
不到一会儿,二人便进了书房。
“两位嫂嫂,你们怎么过来了?”一个身穿简单素雅衣服的四十多岁的模样的女子过了来。
她的模样看起来有些普通,可是偏偏透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质。
一双薄薄的嘴唇也抿着,让人看不清里面到底是什么意思。
“陛下召你入宫教导淑妃娘娘你可知?”李家大夫人坐在一旁的椅子上。
“我已经知道了。”李则之垂眉说道,神色之间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