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如今不一样了,有杨太后,有淑妃娘娘,这个冬天相相必不会向上次那般冰冷了。
见陛下一副感慨的模样,李封立刻转移了话题说道,“陛下,奴才今日听到,淑妃娘娘说是晚膳要吃锅子,听说那锅子暖极了。”
之前的那段冰冷的日子已经过去了,还是不要想太多了。
闻言,成元帝一笑,心中一暖。
一旁的李封便道又来了,自从那日从庄子里回来后,陛下总是会无缘无故的笑起来。而且一看便知,这个笑容就是专属于淑妃娘娘的,就是陛下想起了淑妃娘娘了。
“今日还有什么没处理完?”成元帝问道,不知为何,他突然想见她了,而且这意愿也极为强烈。
“陛下,只剩下江南那边的折子还没有处理了。”李封道。
成元帝闻言,点了点头,这是可以暂且延后处理的。
平日里他总是想要快些解决的,可是今日不知为何,他完全没了兴致,只是想再见见她。
“这些折子紧要吗?”他明知故问道。
“陛下,一点都不紧要。”李则之疑惑,这是怎么了。
却听上面传来一句话,“那就先放着吧,”
瞬间李封瞪大了眼,一脸惊讶,陛下这是拖后了!要知道陛下一向是今日事今日办的,怎么今日竟然延后了。
“走。”成元帝是一个下了决心就不会反悔的人。
“陛下去哪里?”李封问道,莫非是今日还有要紧的事没办不成?
“去永和宫。”成元帝说道。
李则之这才清楚,想到陛下难得不逼迫自己了,脸上溢满了高兴,兴奋的说道,“那奴才现在就吩咐人去拿伞。”
成元帝点了点头。
这时,只剩下成元帝一人。
坐在上首的他,一眼就可以看见外面的细雨,想必看到自己回去,她一定会是惊讶万分的模样,或许还能逮住她正偷懒,那时她又会怎么耍赖,想必又是一副理直气壮的小模样吧。成元帝想着她的反应,身上的气息柔和了许多。
里间,“李公公,陛下这是着急回去见娘娘?”一个小太监呆头呆脑的问道。
“你今日怎么机灵了,”李公公笑着点了点头,感慨的说道,“想必这会给淑妃娘娘一个极大的惊喜。”
“我怕是惊吓吧。”这个小太监听闻小声的道,“见到陛下让人犯怵,淑妃娘娘肯定也一样。”
李封闻言,笑骂一句,拍了拍他的脑袋,“年纪小就是年纪小,什么也不懂。这话可真是不能乱说。”
而后就将伞拿了出来,“将披风拿来。”
身后的太监立刻将披风递了过来。
很快,两人便准备就绪,走向了门外。成元帝心中罕见的带着几分急切。
然而,两拨人就这样迎面相撞了。
四目相对。
成元帝眼中闪过一丝惊喜,可是沈苓却是惊讶。
这是?
沈苓马上反应过来,见着面前的人正要出去风尘仆仆的模样,再看看自己手中拿的汤,一时眉眼黯淡了下来。
可是还是努力的笑着说道,“陛下,你们这是有要事要出去吗?”
李封心中一喜,“淑妃娘娘,您这是?”之前不是还传来消息说淑妃娘娘不是练完字后在休息吗?竟然过了来。
而且看发丝上还带着雾气,这一看便是冒雨赶来的。
沈苓闻言,笑着说道,“我是想着下了雨,所以给陛下送些汤来。陛下是要出去吗?”
“是啊。”李封说道。
闻言,沈苓握伞的手紧了一紧,眉眼低了下来。万万没想到自己来的如此不凑巧,果然万事想的好,可是却都不能如意的。
一时心情黯淡下来。可是又没有什么好坏的,不过不凑巧罢了。想到自己这段时间的不正常,沈苓觉得是不是需要看太医了,或者月事要来了才会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