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男子提议开颅外科来解决这个血块,如果不解决这个血块,不知何时就会压迫脑内,产生生不如死的剧痛之感。
虽血块可以随着时间推移慢慢自行消化,但是这消化的速度无人可知,或许明日便不头疼,但或许会伴随一辈子。
魏满震惊的说:“开颅?”
果然,在这个年代,外科手术是一种惊世骇俗的东西,相对比起来,喝喝符水,喷喷符渣的巫医反而更加“平易近人”。
张让也有些吃惊,因为按理来说,这个年代中医还十分落后,根本无人提出外科手术这个观点,除了……一个人。
中年男子笑着点头说:“对,便是开颅。”
当时大宦官也不同意开颅,开颅无异于把自己的脑袋割下来,这还能活命?
便让中年男子采取保守治疗,只是吃药。
中年男子故意在汤药方子里少加了几味药材,只是能阵痛,但并不根治。
几副药下肚,大宦官的头疾真的“痊愈”,不痛也不痒,浑然无碍,因此便对中年男子起了杀心。
但中年男子早有防备,用麻药灌倒了守卫,带着玉璧逃之夭夭了……
张让震惊的看着那中年男子,麻药、外科手术,而且男子自称是“旉”,这种种的蛛丝马迹,都昭示着中年男子的身份……
中年男子将玉璧推过去,又从怀中拿出一个方子,放在玉璧之上,笑着说:“无论出于何种缘故,张先生已然脱胎换骨,医德令旉敬佩,或许张先生仍然无法体感普通百姓的嗔喜,但这也未尝不是一件幸事,如今旉便把玉璧,与之前保留的方子,一同送与张先生,望能助先生,早日摒弃病痛。”
张让不及去看价值连/城的玉璧,也不及去看治疗头疾的方子,只是深深的望着那中年男子。
说:“可否请教先生大名?”
那年轻男子一笑,说:“张先生果然贵人多忘事儿,鄙姓华,名旉,表字元化。”
果然……
张让心中一震,眼前这不修边幅的中年游医,竟是大名鼎鼎的外科鼻祖,往后里的“建安神医”——华佗。
第62章 不值五铢
魏满不知华佗的名声, 这个年代华佗还未成名,只算小有名气,许多富贾都喜欢找华佗医病,而对于贵胄来说, 华佗还难登大雅之堂。
面对华佗、药方等等, 魏满都不在意,他最在意的就是那块……
价值连/城的玉璧。
可买汉家天下,那岂不是就是宝藏?
除了宝藏,魏满再难他想。
魏满立刻目光灼灼的盯着盖在药方下面的玉璧, 眼神中有些锐利, 有些贪婪, 也有些势在必得。
相比于魏满的“贪婪”, 张让则是欣喜异常。
有哪个学医的人, 见到传说中的神医华佗,能不欢心的?
这恐怕是做梦也想不来的事情。
而如今, 这个外科鼻祖,世界上最早研制出麻药的圣人,就坐在自己面前, 张让虽面色平静冷淡,没有过多表情, 但此时的心情, 应该算得上是“欢心”了。
张让的目光如炬,盯着华佗,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
魏满反应过梦来的时候, 才发现张让望着华佗的眼神,似乎有些……
古怪。
说不出怎么古怪。
还是一如既往的平静,却过于“炙热”。
魏满心中一跳,难不成张让这个人真有什么怪癖,比较中意“糟老头子”?
华佗如今年纪在四十五岁上下,已经到了不惑之年,头发斑白,虽身子健朗,面容端正,但怎么看也不如魏满年轻气盛,风流倜傥。
魏满对比了一下自己与华佗的形容,更是质疑张让的“口味”,当真十分特别。
张让岂知道魏满此时的思绪已经飞出了九霄云外,对华佗更是恭恭敬敬。
魏满试探的说:“这玉璧……既然价值连/城,华先生为何不变卖成钱财,反而留到如今呢?”
华佗笑了笑,说:“说来惭愧,当年旉带着玉璧遁走,本立时就想变卖了玉璧换钱,只可惜……”
华佗看着那玉璧,笃定的说:“这玉璧,不值五铢。”
“什么?”
魏满吃了一惊,价值连/城的东西,能买下整个汉家天下的东西,竟然不值五铢,一个铜板?
张让对于这种东西,没太多的感触,因此听着华佗的话并不惊讶,唯独魏满“大惊失色”。
本以为找到了宝藏,岂知道并非是宝藏,一瞬间就打了水漂。
魏满追问说:“如何不值五铢?”
华佗说:“旉当时便与了玉璧去还钱,然……但凡见了玉璧之人,都十分摒弃,这玉璧并非什么好料子,雕刻花纹也十分拙劣,因此不值五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