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就考全国最好的大学,读最好的专业,一出来,就有人抢着要。
而王晓悦的另一个堂姐王晓芳,去年就参加高考了,成绩不错,直接被全国数一数二的音乐学院所录取。
今年读了一年,成绩一直靠前,学期末,还拿了奖学金。
省掉了下个学期的大半学费,让周金兰和王一生开心得很,牙花子都笑出来了。
他们大闺女争气,没让他们失望。
他们这一激动,直接就花钱买了一台钢琴回家。
手头没有以前那么紧张,两年下来,已经存了不少钱,还还清了他们欠王一国的账。
他们心底感激着呢!
如今闺女给他们长脸,他们不得不欣喜,两个儿子,成绩很不错,虽然比不上王晓悦和洋洋逆天,但也是货真价实的学霸。
高考异常顺利,一个播音系,一个中文系。
两个孩子也都在北京读书,等王晓悦和洋洋去入学报到的时候,他们还能多照顾着些。
只是徐春花和王一伟两人,每当家里的孩子谁谁考上好大学,他们就有些面露愧色,觉得自己对不起爹妈,还有祖宗。
他们生的三个孩子,一个都没考上大学。
王晓梅就不说了,学习时好时差,有时比她两个哥哥还差。
王和仁和王和川虽然考上县高中,但高考失利。
他们也不准备重读,他们都是爸妈逼出来的勤奋和努力,才考上高中。
否则他们还想随随便便读一个中专就算了。
他们现在就搞破烂回收和二手房倒卖这事儿。
别说,干得还挺红火,捣鼓起来,像模像样。
其中不乏有王一国的帮助和支持,他看好两个孩子,他相信两个孩子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
这么一来,家里最难堪的应该属他们爸爸王一伟。
王一伟去年下岗了,主要是公司内部管理人员,要分出来自己干,还带走了大批员工。
那他再在钢铁厂干下去,也没工资拿。
毕竟钢铁厂已经废了,大家伙都跑了。
他只能被迫下岗。
徐春花却是除了三个孩子都考不上大学,不能为自己挣颜面忧心以外,满面春风。
她给四房帮忙,短短时间,便练就了她一身会招揽顾客,会管理餐馆的好本事。
个人卫生比以前讲究了很多。
陈老太瞧着,都不用动不动站在她背后盯梢。
而这些都是徐春花自己锻炼出来,要晓得每天来餐馆吃饭的人,总会碰上那么一两个爱挑刺的。
稍有不对,就会赖账或者要赔钱。
那她哪能让人逮着把柄和钻空子,她就使劲要求自己和大家都做到最好,坚决不能被来餐馆吃饭的人说什么不卫生,不健康等等。
再加上周金兰又是一个不太能说会道的人,文化一般,连算账都算不清楚。
那这些可不是她一手包揽,干着干着她就辞掉了自己的本职工作。
专心在餐馆工作,每年定期,还有分红拿。
当初王一生开餐馆,除向王一国借钱外,徐春花也拿出一部分家底,和王一生合资。
因此,这家餐馆,有她的股份,她要是不用心些,不就被自己给坑了,什么钱都拿不到。
见状,王一国就和陈老太他们商量了一下。
准备在深圳那边,开一个分店。
店长就是徐春花,她能力不错,可以胜任。
听到这个消息,徐春花惊喜地买了一堆东西回来,人人都有。
反倒是王一伟要在徐春花面前夹着尾巴做人,现在他们这小家做主的是徐春花。
徐春花比他有本事,会挣钱。
他现在下岗了,工作还没找到,只能跑到王一国的养殖场去喂野兔和野鸡。
真的是怎么着都抬不起头,变成他要靠着徐春花养。
甚至两个儿子都比他会来事,会来钱,他想拿钱买烟,买酒,还得经过徐春花的同意。
以前,这点钱都是攥在他自己的手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而今不行了,换做他要看徐春花的脸色,甚至她越来越嘚瑟,胆子大的都能吓唬他,扭他的耳朵。
还说他以前对她不好,老动手打她,她现在要找补回来。
要不是看在几个孩子的份上,她才懒得理他。
得,他成受气的小媳妇了。
徐春花也从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女人要想当家,有说话权,那就得自己有本事,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