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王妃_作者:漫步长安(104)

2018-04-03 漫步长安

  自古至今,哪有他们这样的皇室子孙?那人扶父皇上位,为的不就是把控整个王朝吗?

  元氏皇族,在他的眼里,恐怕什么都不是。要是他愿意,皇族可以是姓方的,也可以是姓常的。

  “回去吧,好好安排。”

  “我也就是在皇兄面前说说,等以后离京了,怕是连说的人都没有了。”十王爷脸色惆怅,面色不舍。

  元翼冷然,手从他的肩下抽开,背在身后,迎风而立。

  十王爷看着他,比起自己,皇兄活得是不是更难一些?不知从何时起,皇兄变得越发的清心寡欲,沉迷佛经。

  他的眼眶有些湿,狠了狠心,转身离开。

  在他看不到的时候,立在崖边的元翼紧攥着拳,目如寒冰。

  崖底的雾气不散,遮盖着隐藏其中的秘密。

  元翼站了许久,约有一个时辰,才慢慢往回走。

  越近寺里,那股香火气息越浓。这里,倒是避世的好地方,之前的自己不就是常年居住在此,抛却杂念,不管前程,不问世事。

  他抬脚,迈进寺中。三两的沙弥在忙碌着,有人在打扫,有人匆忙走过。

  不远处的树下,有一个小沙弥在扫落叶,见他走近,慢慢抬起头。

  小沙弥的脑袋光溜溜的,像是新剃的度,他似乎忘记自己已是出家人,朝元翼行了一个礼,唤道:“见过七皇叔。”

  元翼眯着眼,认出他来。

  竟是惠妃所出的二皇子,元笙。

  “什么时候的事?”

  小沙弥苦笑,“小僧昨日进寺的。”

  元翼看着他,不过十五岁的样子,若是生在历朝的皇家,都应该是一位鲜衣怒马,意气风发的尊贵少年。

  “是你母妃的意思?”

  “是的,母妃说过,佛祖慈悲,能保小僧长命百岁。”

  出了家,他就不是皇子,就不会挡别人的路,说不定能活下来,拣一条命。

  惠妃用心良苦,比其它的妃子有先见之名。

  “你母妃是个明白人,你好生在寺中修行,佛祖会保护你的。”

  元翼说完,朝另一边走去。

  小沙弥在他的身后,恭恭敬敬地鞠了一躬。

  第44章 心意

  远去的身影似乎顿了一下, 黄昏之下的寺庙, 如方外净土。他高大修长的身姿沐浴在光晕之中,仿若救世的佛祖。

  这般景象在元笙的眼中, 刻骨永恒,再难忘却。

  七皇叔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是他愿意保住自己吗?母妃说得没错,能活下来的七皇叔和十王叔两人,当年固然因为年幼侥幸逃过一死。但这么多年来, 没有惹怒国师, 依旧尊贵地活着, 足见他们城府不浅。

  母妃在赌,赌赢了自己能留一命, 将来的事情说不准。若是继续在宫里,等国师准备立太子,那么和大皇兄离得最近的自己, 无疑是最先清理之人。

  可怜宫里的许多人都没能看透,皇兄弟们之间明争暗着,都想拼力争一争。

  上一代皇叔们的血腥气还未散去,自他出生以来,母妃就担惊受怕。无论朝堂如何,宫里却夜夜欢歌,女人们云裳羽衣, 弹琴献舞, 变着法子取悦父皇。

  父皇沉迷女色, 何曾管过他们皇子公主们的生死。自打知道大皇姐要和亲,母妃就日夜不安,思来想去,唯有送自己出家一条活路。

  他望着那走远的人,看着那身影径直出了孝善寺。

  寺外,一辆马车停在那里,随从见主子出来,立马待命。

  马车缓缓地离开孝善寺,元翼坐在马车中,闭目沉思。

  回京的路上,流民遍地。因为天色渐晚,影影绰绰,一堆堆衣衫褴褛的人挤在一起,互相取暖。他们的身子瑟瑟发抖,瞧着分外的凄凉。

  人堆中,有大人的喝骂声,有孩子的哭泣声。人人愁容满面,眼看着快要入冬,他们还是一身的单衣,吃了上顿没下顿,这天寒地冻的,可要怎么熬过去。

  有些人用羡慕的眼神望着不远处,那里则是完全不一样的,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草屋窝棚。三三两两的人坐在地上胡谝。

  这些人虽然穿得破旧,好歹还算厚实,衣服上的破洞也都打上了补丁。许是刚刚混饱了肚子,竟有闲心胡吹胡侃。

  “哎呀,你家姑娘就是好本事,听说在柳公子面前极有脸面,看看她刚才捎出来的吃食,喷香的面条,里面还有几大块肉。你们可是享了福了,可惜我们家的三丫头还太小了。”